[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溶液法同质外延MgO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8364.4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6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陶伯万;马寅畅;赵睿鹏;唐浩;苟继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8/12 | 分类号: | C23C18/12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闫树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溶液 同质 外延 mgo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薄膜制备技术领域,涉及在镀有IBAD‑MgO的金属基带上制备同质外延MgO薄膜的方法,具体为一种基于溶液法同质外延MgO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用低成本的溶液沉积法完全替代了传统高成本工艺复杂PVD方法,且制备的同质外延MgO薄膜表面形貌相比传统方法更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制备技术领域,涉及在镀有IBAD-MgO的金属基带上制备同质外延氧化镁(MgO)薄膜的方法,具体为一种基于溶液法同质外延MgO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温超导带材被广泛运用于电力传输、能源存储、传感器等诸多领域。双轴织构MgO缓冲层是高温超导带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制备平整度高、均一性好、取向一致性好的MgO缓冲层是制备高性能YBCO(钇钡铜氧)高温超导带材的前提,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的双轴织构MgO缓冲层制备技术对于高温超导带材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溶液沉积法因为具有高产量、低成本、工艺简单等优点,在高温超导带材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高温超导带材的MgO缓冲层制备主流制备路线为:先利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法(IBAD)在基带上沉积一层厚度为8~12nm的双轴织构MgO薄膜,然后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的方法同质外延一层更厚的MgO薄膜,实现薄膜中晶粒取向的优化。但是通过PVD同质外延的工艺流程复杂,需要在高真空环境中进行,因此设备质量要求高,成本高,薄膜结构和形貌不够理想(均方根粗糙度大于3 nm)。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产品高性价比,优化薄膜表面形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溶液法同质外延MgO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在金属基带上通电流的方式,使得金属基带本体能够均匀发热,实现MgO薄膜自下而上外延生长。采用溶液沉积法,使得薄膜表面平整致密,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技术方案如下:
步骤1、配置MgO前驱液:在0.1mol/L的氯化镁溶液中加入各占其质量百分比2.5%~3%的二乙醇胺和二乙烯三胺,并混合均匀,得到MgO前驱液。
步骤2、将已沉积8-12nm的IBAD-MgO的哈氏合金基带装入卷绕轮1中,其一端从卷绕轮1中拉出依次引入转轮1、转轮2、加热装置、转轮3后接入卷绕轮2中;步骤1所得MgO前驱液置于溶液池;转轮2位于溶液池内以调转基带在溶液中的移动方向。
步骤3、在加热装置对哈氏合金基带升温至500~600℃的条件下,卷绕轮2以100~150mm/min的速度牵引哈氏合金基带由卷绕轮1到转轮1,然后经过溶液池蘸取溶液并经转轮2调转方向后,垂直进入加热装置,最后被收集至卷绕轮2;即可制得同质外延MgO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MgO前驱液制备后,再向其中加入占氯化镁溶液质量百分比0.5%~1%的冰醋酸再进行后续步骤,以防止Mg+水解,使得溶液体系稳定至少30天。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为两组电极,电流从正极流入,通过分流电阻均分成n(n≥3)股电流从不同位置流入金属带材,同样均分成n股电流从负极流出。电极向基带输送电流,使得带材在焦耳效应的作用下温度升高并产生温度梯度,最终达到薄膜结晶条件,采用此种加热装置,可以使得薄膜由内向外结晶,生长出的薄膜拥有更好的织构。
本发明用低成本的溶液沉积法完全替代了传统高成本工艺复杂 PVD方法,且制备的同质外延MgO薄膜表面形貌相比传统方法更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溶液沉积装置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制备的MgO薄膜高能衍射电子枪(RHEED)衍射图案;
图4是实施例制备的MgO薄膜的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83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膜的热分解制备方法
- 下一篇:镀敷催化剂及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