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模式门禁通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17863.1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4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毛平江;万廷鑫;罗天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慧居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7C9/02;E06B1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主体 通行系统 旋转门栏 门禁 转轴 进门通道 锁紧机构 多模式 门栏 人脸图像采集 采集机构 齿轮啮合 齿轮配合 门禁系统 通道连通 外固定套 验证方式 连通门 止动件 门板 齿轮 退出 棘爪 人脸 | ||
本发明涉及门禁系统,具体为一种多模式门禁通行系统,包括门主体、安装在门主体上的旋转门栏以及门栏锁紧机构,旋转门栏包括转轴与安装于转轴上的若干门板,转轴外固定套设有齿轮,门栏锁紧机构包括与齿轮配合的棘爪、与齿轮啮合的止动件,门主体内于旋转门栏位置设有退出通道与进门通道,退出通道连通门主体外侧,进门通道连通门主体内侧;还包括人脸图像采集机构与人脸接触采集机构。本发明提供多种验证方式通过门禁的通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系统,具体为一种多模式门禁通行系统。
背景技术
门禁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对出入口通道进行管制的系统,它是在传统的门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的机械门锁仅仅是单纯的机械装置,无论结构设计多么合理,材料多么坚固,人们总能通过各种手段把它打开。在出入人员很多的通道(像办公大楼、酒店客房)钥匙的管理很麻烦,钥匙丢失或人员更换都要把锁和钥匙一起更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出现了电子磁卡锁,电子密码锁,这两种锁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出入口通道的管理程度,使通道管理进入了电子时代,但随着这两种电子锁的不断应用,它们本身的缺陷就逐渐暴露,磁卡锁的问题是信息容易复制,卡片与读卡机具之间磨损大,故障率高,安全系数低。密码锁的问题是密码容易泄露,又无从查起,安全系数很低。同时这个时期的产品由于大多采用读卡部分(密码输入)与控制部分合在一起安装在门外,很容易被人在室外打开锁。这个时期的门禁系统还停留在早期不成熟阶段,因此当时的门禁系统通常被人称为电子锁,应用也不广泛。
最近几年随着感应卡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门禁系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出现了感应卡式门禁系统,指纹门禁系统,虹膜门禁系统,面部识别门禁系统,指静脉识别门禁系统,乱序键盘门禁系统等各种技术的系统,它们在安全性,方便性,易管理性等方面都各有特长,门禁系统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
现有技术中有采用面部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面部识别技术的重要一环便是面部数据的采集。现有技术的缺陷是,多采用固定的摄像头拍摄使用者的头像,摄像头仅从一个角度拍摄仅能捕捉到少量的面部数据与储存的用户面部数据进行比对,采集的面部数据越少,面部识别技术的故障的可能性就越高,一旦仅有的面部识别验证模式出现故障就会导致使用者无法通过门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单一的验证方式失效导致使用者无法通过的问题,提供多种验证方式通过门禁的通行系统。
本发明提供基础方案是:多模式门禁通行系统,包括门主体、安装在门主体上的旋转门栏以及门栏锁紧机构,所述旋转门栏包括转轴与安装于转轴上的若干门板,所述转轴外固定套设有齿轮,门栏锁紧机构包括与齿轮配合的棘爪、与齿轮啮合的止动件,所述门主体内于旋转门栏位置设有退出通道与进门通道,所述退出通道连通门主体外侧,所述进门通道连通门主体内侧;还包括人脸图像采集机构与人脸接触采集机构;
人脸图像采集机构设置于门主体外侧,人脸图像采集机构包括图像采集件、采集驱动机构以及弧形滑轨,所述弧形滑轨安装于旋转门栏内侧,所述采集驱动机构包括若干周向固定于转轴的推动杆、安装图像采集件的安装框、安装于弧形滑轨内并设置于安装框一侧的缓冲弹簧、安装于弧形滑轨内并设置于安装框另一侧的复位弹簧,在门禁的使用者推动旋转门栏时,推动杆推动安装框滑动,所述弧形滑轨的形状使安装框在被推动的过程中逐渐远离推动杆并与推动杆脱开,所述图像采集件在滑动的过程中拍摄转轴径向的图像;
人脸接触采集机构设置于退出通道,人脸接触采集机构包括壳体、支撑框、电容触摸屏、往复驱动件以及若干滑动杆,所述支撑框上开设有与滑动杆一一对应的若干滑孔,所述滑孔矩形阵列布置于支撑框上,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孔,所述电容触摸屏滑动连接于壳体,所述往复驱动件驱动电容触摸屏平行于支撑框匀速滑动,所述滑动杆与支撑框为导电材质,所述支撑框通过金属丝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慧居智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慧居智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78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