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手套自动检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7233.4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5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懿;石伟;银胜显;沈世平;李宏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长林智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36 | 分类号: | G01M3/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黄国亮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手套 自动 检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橡胶手套自动检漏方法,将橡胶手套套在手套固定座上,往橡胶手套内部通入气体后,橡胶手套处于直立状态;直立状态的橡胶手套进入两条平行挤压皮带形成的挤压空间中,在挤压的作用下检测橡胶手套是否漏气,不漏气的橡胶手套保持直立状态,漏气的橡胶手套不保持直立状态,实现橡胶手套检漏的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手套生产研究领域中的一种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橡胶手套自动检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健康防护安全标准的提高,居民消费习惯的成熟,导致对一次性手套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现阶段中国橡胶手套生产行业自动化水平还不高,在手套成型段通过悬挂链带手摸可以将手套浸模、手套清洗,胶乳浸渍、手套卷边、氯化、表面处理等前段环节实现自动化, 但是将手套以及后续的装盒环节,由于手套的柔软不规则性这个技术难点,幕墙基本都是靠人工完成,厂家不得不大量使用人工完成裹包、理盒、装盒、封盒工序,造成企业大量人力成本的增加。
而且人工的流动性又限制了企业的生产量,国内的手套厂家由于准入门槛的限制,只能给国外大企业代工,处于产业链下游,利润低,因此,手套企业对于手套包装的自动化需求十分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手套自动检漏方法,其能实现自动检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橡胶手套自动检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橡胶手套套在手套固定座上,往橡胶手套内部通入气体后,橡胶手套处于直立状态;
2)直立状态的橡胶手套进入两条平行挤压皮带形成的挤压空间中,在挤压的作用下检测橡胶手套是否漏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1)之后,将第一套环套在橡胶手套上后,第一套环通过压在橡胶手套的凸缘后将橡胶手套压在手套固定座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套上第一套环后,再往橡胶手套内通入气体,使得橡胶手套更膨胀一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橡胶手套进入挤压空间前,第一套环的上端面与压环块的下端面压触,防止在挤压过程中,橡胶手套从手套固定座脱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橡胶手套经过挤压空间后,对漏气的橡胶手套内通入气体,使得其直立,取下第一套环,再通过能旋转的夹紧驱动源和卸载夹紧板将漏气的橡胶手套剔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1)中,将一对手套放置在同一个手套固定座上,分别往橡胶手套内部通入气体后,橡胶手套处于直立状态,两个直立状态的橡胶手套分别进入两条平行挤压皮带形成的挤压空间中,取下第一套环,通过自动配对卸载机构将同一个手套固定座上的两个不漏气橡胶手套从手套固定座成对拔出,并送至指定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配对卸载机构包括配对机架,所述配对机架上布置有配对驱动源以及与配对驱动源直接或者间接连接的配对旋转轴,所述配对旋转轴上布置有至少两组配对叶片组,各组配对叶片组包括两片夹紧叶片以及布置在两片夹紧叶片之间的配对复位组件,所述配对机架上还布置有驱使相对应的两片夹紧叶片靠近或者远离的配对气缸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对机架上布置有一条弧形架,所述弧形架上布置有一条弧形导向滑槽,各所述夹紧叶片中布置有一个能在弧形导向滑槽滑行的导向滚轮,所述配对气缸组的数量为一组,该组所述配对气缸固定安装在弧形导向滑槽的进口端旁,配对气缸组包括两台配对夹紧气缸,两台配对夹紧气缸对称安装在配对机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进入自动配对卸载机构的工作区域前,通过卸压机构放出橡胶手套内部部分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长林智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长林智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72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