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企业智能防盗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6770.7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8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邱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三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6 | 分类号: | E05B47/06;E05B15/00;G07C9/00;E06B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沈抗勇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企业 智能 防盗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企业智能防盗门,包括门体及设置在门体上的指纹识别装置、控制模块、锁舌、开锁模块、联动装置、锁扣装置,联动装置包括电磁铁、锁条、齿条、一对弹簧和一对弹性装置,锁条、齿条均与位于门体的第二腔的内壁上的一对平行设置的横滑槽滑动配合,锁条、齿条与横滑槽垂直,位于锁条一侧上的推杆的前端抵挡在所述齿条上,弹簧连接在锁条的外侧面与固定设置在第二腔内的挡板之间,电磁铁固定设置在挡板上,弹性装置设置在第二腔的侧壁上,弹性装置的前端抵挡在齿条的外侧面上,锁条和齿条的一端与锁舌驱动连接。本申请提供的企业智能防盗门在锁定状态时锁舌与锁芯分离,使用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特别是涉及一种企业智能防盗门。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创业的行列里,因而出现了各种大小型企业,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有系统的管理流程和稳定的办公环境,安防措施相对较为完善,对于小型公司,通常租住于办公楼内,安防措施欠缺,如果房门安全等级不够容易通过撬锁的方式被盗,许多企业会安装指纹识别或脸部识别的智能防盗门,利用造假的指模也有可能将指纹识别的放到门打开造成使用不安全、会因为化妆或其他原因造成面部信息采取不准确造成脸部识别的防盗门不能打开造成使用不便等,现有的防盗门锁包括锁舌和锁芯,当将识别系统损坏后,直接撬锁芯就能够将门直接打开,企业被盗后不仅会受到经济损失,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工作。综上所述,如何研发一款使用安全系数高的企业智能防盗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企业智能防盗门,解决了单独使用钥匙或指纹识别或脸部识别造成的使用不安全、锁芯和锁舌始终驱动连接容易被撬开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企业智能防盗门,包括门体及设置在所述门体上的指纹识别装置、控制模块、锁舌,其中,还包括开锁模块、联动装置和锁扣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包括电磁铁、锁条、齿条、一对弹簧和一对弹性装置,所述锁条、齿条均与位于所述门体的第二腔的内壁上的一对平行设置的横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锁条、齿条与所述横滑槽垂直,位于所述锁条一侧上的推杆的前端抵挡在所述齿条上,所述弹簧连接在所述锁条的外侧面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内的挡板之间,所述电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挡板上,所述弹性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腔的侧壁上,所述弹性装置的前端抵挡在所述齿条的外侧面上,所述锁条和齿条的一端与所述锁舌驱动连接。
当所述锁舌外伸时,所述电磁铁失电,所述弹簧推动所述锁条、齿条远离所述挡板,所述齿条与所述锁舌脱离,同时,所述锁条的端面抵挡在所述锁舌的后端面上阻止所述锁舌收缩;所述电磁铁通电通过磁力使所述锁条向所述挡板方向移动,所述锁条与所述锁舌脱离,所述齿条在所述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向所述锁条方向移动,所述齿条通过所述锁扣装置与所述锁舌相连,同时,所述开锁模块的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旋转使所述齿条沿纵滑槽移动实现门的打开或锁定,其中,所述纵滑槽与所述横滑槽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盗装置,所述防盗装置包括电磁阀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磁阀的伸缩阀芯上,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可伸入所述锁条与所述挡板之间阻止所述锁条与所述锁舌脱离。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门体的内侧面上的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控制模块的MCU单片机电连接,按下按钮所述电磁阀通电使门可打开。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蓄电池、输入模块、存储模块、分析模块和延时继电器,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与所述分析模块电连接,所述分析模块、蓄电池、输入模块、存储模块、延时继电器均与所述MCU单片机电连接,所述输入模块、存储模块、分析模块和延时继电器均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延时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的通电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三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三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67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