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电池保温箱及寒冷地区电动汽车电池保温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16363.6 | 申请日: | 2018-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8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卢利平;王悬悬;张朝杰;冯如只;张学涛;陈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H01M10/6571;H01M10/658;H01M2/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周宇 |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电池 电池仓 保温箱 电动汽车电池 保温装置 寒冷地区 加热装置 控温元件 仓盖 箱盖内表面 保温性能 电性连接 活动连接 箱盖 保温 电池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保温箱及寒冷地区电动汽车电池保温装置,涉及汽车电池保温的技术领域,该汽车电池保温箱包括箱体以及活动连接于箱体上的箱盖;所述箱体内形成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箱盖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仓盖,所述仓盖与所述电池仓相配合,以盖紧所述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控温元件,所述控温元件与所述加热装置电性连接,解决了汽车电池保温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池保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电池保 温箱及寒冷地区电动汽车电池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匮乏及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而汽车是造成全球石油 危机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发展清洁能源汽车迫在 眉睫,电动汽车的应运而生及发展代表了新能源汽车的方向,电动汽 车是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 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且对环境影响较小,可以替代不可再生能源汽 油的使用。
我国将重点突破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技术,推动纯电动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新 能源车示范运行城市的数量将以每年10个的速度增加;2015年底, 示范城市的数量将要达到70个以上,而新能源车发张战略的重中之 重是发展小型纯电动轿车。
作为电动轿车的动力来源,蓄电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 气候变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蓄电池的容量和使用性能都不能达到 理想的效果。现有的设计对蓄电池最佳运行环境温度要求是 20 ̄30℃,当外部环境温度低于0℃时,电池电容下降可达40%,从而导致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大幅下降。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平均气 温在0℃以下,夜间气温更可低至-30℃,更为蓄电池的正常工作带 来极大考验。
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汽车电池保温性能的保温箱显得 尤为重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 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 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汽车电池保温箱,以缓解了上述技术 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电池保温箱,包括:箱体以及活动连接于 箱体上的箱盖;
所述箱体内形成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箱盖内表 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仓盖,所述仓盖与所述电池仓相配合,以盖紧所述 电池仓;
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控温元件,所述控温元件与所述 加热装置电性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内放置有隔挡,用于将所 述箱体内部分隔开并形成多个电池仓。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隔挡采用保温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箱盖一侧铰接于所述箱体顶 部,另一侧卡接于所述箱体顶部,以能够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箱体。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多排滚轮,所 述箱体一侧设置有伸缩把手。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 层和外层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所述外层外表面和内层内表面均贴附有用于保温的锡箔纸。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元件、控制 器及控制开关;
所述控制开关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元件进入工作状态,所述控温 元件用于感应电池仓内的温度,当控温元件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控 制器中断加热元件。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用于控 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启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6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