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速度在轨可调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4657.5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0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磊;杨铭波;周徐斌;薛景赛;赵发刚;赵枝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64 | 分类号: | B64G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速度 可调 装置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速度在轨可调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在轴向呈串联式布置的外筒、推杆、推力弹簧、推力调节滑块、丝杆、丝杆定位支架、关节轴承、联轴器、电机驱动组件,丝杆通过关节轴承、丝杆定位支架实现定位,与外筒相对固定;推力调节滑块具有在外筒内作直线运动的自由度;电机驱动组件通过联轴器与丝杆后端连接,并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前端螺纹部分与推力调节滑块上的螺纹配合,形成丝杆传动,带动推力调节滑块在轴向移动,调节推力弹簧的压缩行程,从而实现弹簧推杆装置的推力调节,并最终实现分离速度的在轨调节。本发明具有一体式轻量化、结构紧凑、可在轨调整推力,尤其适用于小卫星在轨部署分离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结构和机构,具体为一种分离速度在轨可调的装置及其制作方法,适用于卫星等航天器中星箭分离、两器分离、星舱分离,尤其是小卫星在轨部署分离等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一箭多星发射模式由于其整流罩内空间利用率高、方便高效部署卫星等特点,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尤其是小卫星领域逐步得到了日趋广泛的应用。而小卫星等待分离产品在轨分离速度的可调节,成为新的潜在需求。因此,现有常规弹簧推杆装置难以满足以上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速度在轨可调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具有一体式轻量化、结构紧凑、可在轨调整推力等特点,适用于星箭分离、两器分离、星舱分离,尤其是小卫星在轨部署分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适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分离速度在轨可调装置,包括:外筒、推杆、推力弹簧、推力调节滑块、丝杆、丝杆定位支架、关节轴承、联轴器、电机驱动组件。
外筒采用一体式轻量化构型设计,外筒周向开孔兼顾减重和观察零部件工作状态双重功能,所有零部件在轴向呈串联式布置,布局紧凑。
丝杆通过关节轴承、丝杆定位支架实现定位,与外筒相对固定。
推力调节滑块周向的导向块与外筒内壁预留的导向槽配合,使推力调节滑块具有在外筒内作直线运动的自由度。
电机驱动组件通过联轴器与丝杆后端连接,并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前段螺纹部分与推力调节滑块上的螺纹配合,形成丝杆传动,带动推力调节滑块在轴向移动,调节推力弹簧的压缩行程,从而实现弹簧推杆装置的推力调节,满足特定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分离速度在轨可调装置,具有一体式轻量化、结构紧凑、可在轨调整推力等特点,适用于星箭分离、两器分离、星舱分离,尤其是小卫星在轨部署分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适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的分离速度在轨可调的装置的外观构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离速度在轨可调的装置的外筒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分离速度在轨可调的装置隐藏掉外筒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分离速度在轨可调的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外筒1、推杆2、推力弹簧3、推力调节滑块4、丝杆5、丝杆定位支架6、关节轴承7、联轴器8、电机驱动组件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46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