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轨主从分布式GEO通信卫星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14653.7 | 申请日: | 2018-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3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朱维各;邓小飞;李鑫;周必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从 分布式 geo 通信卫星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轨主从分布式GEO通信卫星系统架构,包括共享单个轨位资源的主星和多个从星,所述主星和从星采用协同分布式的空间布局,主星提供对用户的直接服务,从星仅与系统架构内的主星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在一定技术方向上提供能力增强,不对用户直接提供服务。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宽带通信卫星系统、中继卫星系统等的构建,也可以应用于具有类似需求的GEO遥感卫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轨主从分布式GEO通信卫星系统,该系统可以应用到GEO宽带通信卫星系统、GEO中继卫星系统等的构建中,也可以应用于具有类似需求的GEO遥感卫星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卫星通信需求日益增强与GEO轨位资源有限、卫星通信容量欠缺的矛盾日益加深,需在资源受限的条件下研究多星共轨技术、无互扰多业务通信系统技术、多星协同增强技术等。为此,需要开展共轨主从分布式GEO通信卫星系统设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共轨主从分布式GEO通信卫星系统,满足用户的需求,系统弹性强、灵活性高、通信容量大、在轨数据处理及存储能力强。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共轨主从分布式GEO通信卫星系统,包括共享单个轨位资源的主星和多个从星,所述主星和从星采用协同分布式的空间布局,主星提供对用户的直接服务,从星仅与系统内的主星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在一定技术方向上提供能力增强,不对用户直接提供服务。
所述主星为质量在3000~5000kg的中型卫星,所述从星为质量在<500kg的微小卫星。
所述主星为1~2颗,占用70Km的GEO轨位资源,配置包括微波宽带通信载荷、数据中继载荷、激光通信载荷、天基测控载荷或星上处理系统,实现宽带数据通信、高速数据中继或中低轨航天器天基测控业务,主星之间采用≥10Gbps的高速激光链路保持数据交互,通过共轨控制策略保持相对位置关系。
从星采用微波或者激光星间链路与主星互联,以空分多址结合时分复用的方式共享微波链路,以波分复用结合时分复用的方式共享激光链路。
主星携带Ka频段相控阵载荷、S频段天基测控载荷、星间和星地激光载荷,结合微小卫星的实时相对监测测量,自主保持相对位置稳定,宽带通信业务由Ka频段相控阵天线、偏馈式反射面天线实现,数据中继业务由激光通信终端、Ka频段相控阵天线实现,天基测控业务采用S频段相控阵天线提供。
从星采用全电推的方式进行轨位维持,极大程度上减小卫星的规模和质量,使用“运载+上面级”实现一箭多星或者附着在主星上发射入轨。
从星包括数据处理增强星、数据存储增强星、协同监测与控制星及扩展新业务卫星,数据处理增强星实现初步通信能力的构建,数据存储增强星补充通信容量、馈电能力及天基测控能力,协同监测与控制星提高多节点共位的测控能力及时效性。
从星均具备自主管理运行能力,在应急状态下可运行20天以上。
主星与从星的距离控制在20km以内,具有可靠的通信链路。
从星对地面仅配置应急测控天线,主要的业务载荷分布于侧面,仅与主星进行相关的数据交互。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共轨主从分布式GEO通信卫星系统,可以承载多类高增益相控阵天线、多个星间/星地激光终端、多个大口径反射面天线、星上数据处理系统和数据存储系统、高效交换系统等,完全满足用户高速灵活宽带通信、高速数据中继、天基全球测控及新技术试验的需求,具有系统弹性强、灵活性高、通信容量大、在轨数据处理及存储能力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46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