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钢线入口导卫的优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14338.4 | 申请日: | 2018-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1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舒;袁志强;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9/16 | 分类号: | B21B39/16 |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李晓光 |
| 地址: | 117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筒 入口导板 斜线 入口导卫 入口加宽 轧钢线 轧钢生产线 长度增加 废品损失 立辊轧机 生产效率 轧机入口 直线方式 对立辊 连接件 内螺纹 备件 沉头 导板 导卫 减小 生产成本 优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钢线入口导卫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轧钢生产线顶钢事故常发区域的立辊轧机入口导板的入口加宽,增加入口导板总长度;2)取消原导筒内部过渡斜线,以直线方式与入口斜线相连接;3)增加导筒圆弧半径。对立辊轧机入口导板的入口加宽5~7mm,入口导板总长度增加196~200mm。导筒圆弧半径R增加18~22mm。在原导筒内部过渡斜线相对应的导筒上设有内螺纹沉头把装孔,导筒通过连接件把装在导卫框架上。本发明方法降低了顶钢风险,降低了生产线热停,并减小了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备件损失与废品损失,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钢设备,具体为一种轧钢线入口导卫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钢厂轧线顶钢事故一直是困扰轧钢产线生产效率与成本的一大因素,顶钢后处理时间长、工人劳动强度大、备件损坏多、并造成大量废品。如轧钢产线H8-V9(H8为第八架平辊轧机,V9为第九架立辊轧机)之间是顶钢事故常发区域。
如图1A~1D所示,现有V9入口导板开口小、距离H8出口较远,在轧件轧制过程中轧件头部常会出现上翘或下扎现象,无法导入V9入口导卫中,造成轧件顶在入口导卫边缘或其他位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轧钢产线顶钢事故常发区域入口导板开口小、无法导入 V9入口导卫中造成大量废品等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降低顶钢风险的入口导卫的优化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种轧钢线入口导卫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轧钢生产线顶钢事故常发区域的立辊轧机入口导板的入口加宽,增加入口导板总长度;
2)取消原导筒内部过渡斜线,以直线方式与入口斜线相连接;
3)增加导筒圆弧半径。
对立辊轧机入口导板的入口加宽5~7mm,入口导板总长度增加 196~200mm。
导筒圆弧半径R增加18~22mm。
在原导筒内部过渡斜线相对应的导筒上设有内螺纹沉头把装孔,导筒通过连接件把装在导卫框架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发明方法降低了顶钢风险,降低了生产线热停,并减小了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备件损失与废品损失,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导筒结构主视图;
图1B为图1A的右视图;
图1C为图1A的左视图;
图1D为图1A的俯视图的轴切图;
图2A为本发明导筒结构主视图;
图2B为图2A的左视图的轴切图;
图2C为图2A的俯视图的轴切图。
其中,1为导筒,2为把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一种轧钢线入口导卫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轧钢生产线顶钢事故常发区域的立辊轧机入口导板的入口加宽,增加入口导板总长度;
2)取消原导筒内部过渡斜线,以直线方式与入口斜线相连接;
3)增加导筒圆弧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43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导板动态对中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工业用钢材快速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