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四硼酸钾的Al-Cu-Mg系铝合金表面复合陶瓷膜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14087.X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6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吕鹏翔;王元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06 | 分类号: | C25D11/06;C22C21/18;C22C21/16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毕进 |
地址: | 11662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陶瓷膜层 铝合金表面 四硼酸钾 阴极 阳极 工作液 制备 等离子体化学反应 微弧氧化陶瓷膜 微弧氧化处理 铝合金工件 铝合金基体 双极性脉冲 不锈钢板 断裂韧性 工件阳极 制备过程 电解槽 浸没 抗弯 能耗 施加 | ||
基于四硼酸钾的Al‑Cu‑Mg系铝合金表面复合陶瓷膜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Al‑Cu‑Mg系2024铝合金工件为阳极,以电解槽的不锈钢板为阴极,将工件阳极浸没于工作液中,然后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施加双极性脉冲电,进行微弧氧化处理,使工作液中的四硼酸钾与2024铝合金基体中的铝发生等离子体化学反应,从而得到Al‑Cu‑Mg系铝合金表面Al2O3‑AlB12复合陶瓷膜层。本发明解决了现有Al2O3‑AlB12复合陶瓷膜层的制备过程复杂、时间长、能耗高的问题,提高Al‑Cu‑Mg系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膜层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改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合金表面陶瓷膜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24铝合金是一种属于Al-Cu-Mg系的高强度硬铝合金,因其比刚度高,且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主要用于制造各种高负荷的零件和构件,如飞机上的骨架零件,蒙皮,隔框,翼肋,翼梁,铆钉等。然而,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都较低,其实际应用中必须通过表面改性技术来强化其耐腐蚀性、耐磨性和抗断裂性。
微弧氧化技术经常被用来改善铝合金表面的性能。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主要成分是Al2O3,具有与基体结合力好、硬度高、耐腐蚀、耐摩擦、绝缘电阻高、耐热冲击、热稳定性好等优良性能,这有效的扩大了铝合金的应用范围,使其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纺织机械和电子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Al2O3陶瓷自身的脆性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目前,增韧是解决该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其中包括弥散增韧、纤维和晶须增韧、氧化锆相变增韧、复合增韧等。
AlB12的显微硬度、耐磨性、破坏负载和比破坏负载均远远大于白刚玉(含Al2O399%以上),经常被研究人员用来对Al2O3陶瓷进行复合增韧。其工艺过程为:Al粉与B2O3粉混合,压制成型,通保护气,高温加热,自蔓延反应,缓慢冷却,机械粉碎,过筛。在利用AlB12对Al2O3增韧形成Al2O3-AlB12复合陶瓷膜层的过程中,为实现自蔓延过程,高温加热需大于1800K;而缓慢冷却则有利于AlB12晶体的形成。该方法获得了Al2O3-AlB12复合陶瓷粉末。然后再经过喷涂等表面处理技术,在金属表面形成Al2O3-AlB12与基体的复合陶瓷保护层。尽管它有效地解决了Al2O3增韧问题,但是该处理过程,工艺复杂,能耗高,时间久,并且膜层与基体结合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提高Al-Cu-Mg系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膜层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同时解决现有Al2O3-AlB12复合陶瓷膜层的制备过程复杂、时间长、能耗高、与基体结合力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四硼酸钾的Al-Cu-Mg系铝合金特别是2024铝合金表面Al2O3-AlB12复合陶瓷膜层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40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ZnSb薄膜热电材料的电沉积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结霜的表面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