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温絮片材料、其制备方法及保温制品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13878.0 | 申请日: | 2018-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4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H1/559 | 分类号: | D04H1/559;D04H1/542;D04H1/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宋丹氢;张天舒 |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材料 制备 方法 制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絮片材料,包括:第一外层;以及,基层,所述第一外层置于所述基层的第一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外层包括多层单网,所述多层单网包括15~30%的细度为0.2~2D合成纤维材料,该0.2~2D合成纤维材料预先经过拒水处理;其余成分未经拒水处理,其包括:45~75%的细度为0.2~4D合成纤维材料,以及,10~25%的细度为1.5~5D的低熔点纤维材料,以及,其中,所述基层实质上由未经过拒水处理的纤维原料构成。本发明提供的保温絮片材料具备良好的拒水性,此外,最小化对絮片材料的整体厚度与回弹性能的影响。另外,有效控制了材料成本,并避免增加工艺操作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絮片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改善保温絮片材料的防湿性能和拒水效果。
背景技术
保温填充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防寒服、鞋类手套、睡袋以及家纺制品等各种防寒保暖制品中,旨在通过在身体周围捕获一层空气层来实现保暖效果。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寒冷及高湿度或雨雾条件下,对于服装的填充材料,除了要考虑干燥条件下的保暖性能,还需要提供良好的拒水性,以进一步提高穿着舒适感。市场上常见的保暖材料主要有:天然絮片,例如棉花、羊毛、麻、蚕丝、木棉、竹纤维、羽绒等;以及,合成纤维絮片,例如涤纶、锦纶、腈纶、丙纶、聚乳酸纤维、纤维素类纤维等。
天然絮片,如棉、羊毛、羽绒,由于本身的回潮率较高,在高湿度或雨雾条件下,其保暖性大大下降。尽管普通合成纤维的吸湿率较低,但对于具有多孔蓬松结构的无纺材料而言,水汽或水滴依然会渗透进入絮片,从而同样也会降低材料的保暖效果。
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可用于寒冷且高湿及雨雾条件下的户外用保暖絮片材料,在提供良好保暖性能的同时,赋予絮片材料优异的透气性及拒水性,要求絮片材料本身可以耐一定的静水压,为用户在寒冷和潮湿的环境中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纺织材料或者无纺材料的拒水效果,已知多种方案,举例说明如下。
第一类涉及在无纺材料上层压功能材料层以起到保护、防水等预期效果,如WO2011019478A1(专利文献1),US 2010009112A1(专利文献2)。
WO 2011019478A1(专利文献1),提供了用于防护服的层压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层压件包括至少一个非织造层和结合到非织造层的透气膜层。透气膜层包括第一和第二微孔膜层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微孔膜层之间的内部整体(非多孔)层。
US 2010009112A1(专利文献2)公开可一种用于登山、滑雪和徒步旅行的防水/透气湿气转移衬垫,包括内衬。在内衬外部提供一系列层,包括泡沫材料和隔离非织造层。
第二类涉及用处理液浸渍织物而赋予其拒水性的方法,如JPH08246347(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3教导了,通过将合成纤维结构浸渍在含有丹宁酸和酸性染料用定影剂的处理液中,然后将其溶于有机溶剂氟基树脂中,在保持纤维本身的触感的同时,赋予耐洗性良好的斥水性。其包括:将织物,针织物或无纺布等合成纤维结构物浸渍在含有单宁酸和酸性染料用定影剂(酸性染料用定影剂等)的处理液中,然后将氟基树脂的水分散体施加到其上。进一步涂覆在有机溶剂中氟基树脂的溶液,随后干燥所得的合成纤维结构。
第三类涉及对纤维进行处理,使其具有拒水性,然后制成无纺材料的方法,如US5770308(专利文献4),CN1136613A(专利文献5)。
US5770308(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包含热塑性树脂的高疏水性纤维,其中在纤维上粘附下列组分:(A)75-90重量%,(B)5-20重量%,以及(C)1-5重量%。(A)为混合物,包含少于55重量%的至少一种14-18个碳原子的烷基磷酸金属盐,和45重量%或更多的至少一种20-24个碳的烷基磷酸金属盐;(B)是含有全氟烷基的化合物;以及,(C)2-6个碳原子的金属烷基磷酸盐。该纤维具有抗静电性能和防水性,所得非织造材料用于防渗漏材料或不透水的卫生材料片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3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喷胶棉生产用往复喷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