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己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3437.0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0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郭灿城;李慧;郭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沅江华龙催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5/68 | 分类号: | C07C45/68;C07C49/792;C07C49/84;C07C49/813;C07C49/83;C07C49/563;C07C49/543;C07C319/20;C07C323/22;C07C253/30;C07C255/56;C07C255/46;C07C67/343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张伟;魏娟 |
地址: | 413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己烯 衍生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己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酮类化合物与2‑芳基丙烯在含过硫酸盐的二甲亚砜溶液体系中通过一锅反应,即得环己烯衍生物;该方法首次由酮类化合物提供α碳、2‑芳基丙烯提供丙烯基以及二甲基亚砜提供甲基共同构建环己烯环,该合成方法通过一锅法实现,且反应条件温和、无需外加催化剂、选择性好、收率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己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由酮类化合物、 DMSO以及2-芳基丙烯共同构建环己烯环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环己烯衍生物以环己烯环母体,通过在环己烯上引入不同取代基团衍生出一系列环己烯衍生物,目前报道的环己烯衍生物主要用于药物及香料。如中国专利(CN106496100A)公开了一种环己烯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其中,R选自:H、M离子、C1-C6烷基;R6、R7、R8独立地选自:H、C1-C4烷基等;R1选自:氨基等;R2选自:H、C1-C4烷基等;m选自:0,1;R3、R4独立地选自:H、C1-C4烷基等;n选自:1~4;X选自:CH2、O、S等;R5选自:H、C1-C4烷基等;R9、R10独立地选自:H、C1-C4烷基等),其主要作为抑制流感病毒的药物,如野生型和耐药的流感病毒均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如瑞士奇华顿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专利(CN103068785A)公开了一种作为香料的环己烯衍生物,结构式如下:(其中,R是在C-3或C-4的异丁基; R'是在C-3或C-4的氢并且C-3和C-4之间的键与虚线一起表示双键;或R'是 -CH2-并与C-3和C-4一起表示环丙烷环并且C-3和C-4之间的键与虚线一起表示单键;R1和R2独立地表示选自氢等;R3选自甲基等;并且R4是羟基且R5是氢;或R1、R2和R3独立地表示选自氢、甲基等;并且R4和R5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表示羰基),这类环己烯类化合物具有可感知的花香和柑橘香 (hesperidic)气味香型的化合物,可以作为香料成分的用途。基于现有技术环己烯衍生物的重要性,合成环己烯的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
现有的环己烯主要依靠单环芳烃选择加氢来获得,选择加氢过程需要采用过渡金属作为加氢催化剂,且加氢反应条件苛刻,难以控制。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获得环己烯,但是并不适用大部分环己烯衍生物的合成,主要原因是取代基容易受加氢反应影响,特别是取代基中含有不饱和基团或者活性基团时,加氢还原难以获得所需环己烯衍生物目标产物。现有报道的环己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是利用迪尔斯阿尔德加成反应。迪尔斯阿尔德加成反应是一种构建六元环的理想方法,可以利用共轭双烯与取代烯烃(亲双烯体)反应生成取代环己烯,如比较经典反应,1,3-戊二烯与丙烯合成3,4-二甲基环己烯或3,5-二甲基环己烯,由异戊二烯与丙烯合成1,4-二甲基环己烯或2,4-二甲基环己烯。美国阿迈瑞斯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专利(CN 102725258 A)公开了一种环己烯1,4-羧化物,同时提出由粘康酸或其羧化物衍生物与丙烯酸或其酯等进行迪尔斯阿尔德加成反应合成环己烯1,4-羧化物。迪尔斯阿尔德加成反应是可逆反应,难以获得较高收率,且加成反应存两种加成,选择性较差,难以获得较纯的单一,此外迪尔斯阿尔德加成反应往往要采用路易斯酸作为催化剂,而路易斯酸对烯的聚合也具有促进作用,从而产生副反应。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构建环己烯的方法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由酮类化合物提供α-碳、DMSO提供甲基以及2-芳基丙烯提供丙烯共同构建环己烯的方法,该合成方法通过一锅法实现,且反应条件温和、无需外加催化剂、选择性好、收率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己烯衍生物,其具有式1 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沅江华龙催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沅江华龙催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34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