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12838.4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9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宇都宫文靖;道关隆国;田中亚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普凌科有限公司;学校法人立命馆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岳;闫小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压电力 电源装置 升压电路 输出端子 输入端子 蓄电电力 电压检测电路 蓄电电容 蓄电电压 源极端子 栅极端子 导通 对向 截止 输出 | ||
本发明涉及电源装置。电源装置具备蓄电电容、电压检测电路、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该电源装置还具备:在蓄电电压为规定电压以上的情况下将输入到输入端子的蓄电电力变换为升压电力并且将升压电力从输出端子输出的升压电路、以及对向负载的升压电力的供给进行控制的MOS晶体管。输入端子连接于MOS晶体管的栅极端子,输出端子连接于MOS晶体管的源极端子。在升压电路将蓄电电力变换为升压电力的情况下,MOS晶体管导通,在升压电路不将蓄电电力变换为升压电力的情况下,MOS晶体管截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装置。
本申请基于在2017年6月16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118943号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应用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电源控制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的电源控制装置中,蓄电元件对由电源产生的电力进行蓄积。DC-DC变换器将来自输入侧供电线的输入变换为规定的电压,并将其向连接于输出侧供电线的负载供给。DC-DC变换器在输入侧的电压超过第一规定电压时启动而开始供电。电源控制部连接于输出侧供电线,接受电力供给来进行工作。电源控制部按照电源的电源能量一边改变工作模式一边进行向负载的电力供给控制。电源控制部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电源控制部在来自DC-DC变换器的供电开始时启动,在仅周期性地进行所检测的电源能量的监视的低消耗电力工作模式下进行工作。电源控制部对电源能量进行监视,在电源能量超过相当于输入侧供电线的电压为比第一规定电压高的第二规定电压的状态的电平时,使向负载的电力供给开始。
图4是以往的电源装置P1的概略电路图。以往的电源装置P1具备:蓄电电容P101、电压检测电路P102、升压电路P301、控制电路P302、开关元件P303、输入端子P131和P132、以及输出端子P133和P134。
发电装置P100的输出端子P120经由输入端子P131连接于蓄电电容P101的一端。发电装置P100的输出端子P120-2经由输入端子P132连接于接地端子P110。蓄电电容P101的另一端连接于接地端子P110。蓄电电容P101的一端连接于电压检测电路P102的输入端子P121、升压电路P301的输入端子P320、以及控制电路P302的输入端子P323。
电压检测电路P102的输出端子P122连接于升压电路P301的使能端子P321。升压电路P301的输出端子P322连接于开关元件P303的一端和控制电路P302的电源端子P324。
开关元件P303的另一端经由输出端子P133连接于负载P105的输入端子P127。负载P105的输入端子P127-2经由输出端子P134连接于接地端子P110。根据来自控制电路P302的输出端子P325的信号来控制开关元件P303。
在升压电路P301的内部经由肖特基二极管等整流元件将升压电路P301的输入端子P320与输出端子P322连接。
图4所示的以往的电源装置P1将使用太阳能或温度差或振动等进行发电的发电装置P100所产生的电力蓄积在蓄电电容P101中。当电压检测电路P102检测出蓄电电压为规定电压以上时,升压电路P301将蓄电电力变换为升压电力。
开关元件P303对向负载P105的升压电力的供给进行控制。从升压电路P301的输出端子P322供给控制电路P302的驱动电力。控制电路P302只要在输入端子P323监视的蓄电电压为规定的电压以上,则将开关元件P303导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64762号。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普凌科有限公司;学校法人立命馆,未经艾普凌科有限公司;学校法人立命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28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