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酯聚醚粘合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12790.7 | 申请日: | 2018-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8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回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175/06 | 分类号: | C09J175/06;C09J175/08;C09J11/06;C09J11/08;C08G18/32;C08G18/42;C08G18/48;C08G18/76;C08G18/79;C08G18/66 |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叶栋 |
| 地址: | 215215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 粘合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聚醚粘合剂,其按重量计包括:聚酯多元醇100‑300份、聚醚多元醇100‑200份、聚己内酯80‑160份、乙烯‑辛烯共聚物80‑150份、异氰酸酯化合物150‑350份、有机溶剂100‑200份以及助剂43‑63份;制备聚酯聚醚粘合剂的方法包括:S1、提供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己内酯、乙烯‑辛烯共聚物、异氰酸酯化合物、有机溶剂以及助剂;S2、按比例将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己内酯、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及有机溶剂加入至搅拌器中,在30‑50℃下混合搅拌均匀后,再按比例加入助剂,将反应体系升温至80‑100℃,保温反应1‑3h后得到所述聚酯聚醚粘合剂。该聚酯聚醚粘合剂在短时间和长时间凝固之后其粘合效果均较好,具有较佳的回弹性,使其抗划痕、抗裂能力强,能在低温环境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聚醚粘合剂,属于高分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粘合剂以及条带通常用于将两种基底粘结在一起以形成粘结的复合物。虽然可获得大量的粘合剂以及条带,但基底和最终使用要求的发展不断驱动对新的粘合剂制剂和条带构造的需要。在对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进行粘合时,困难往往在于粘度大,胶膜厚度难控;初粘力差,凝胶时间长。并且,现有的粘合剂大部分无法在低温环境中使用,当使用环境温度低时,粘合剂的粘接活性低,且粘接的部位容易裂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低温环境下使用,且粘度较高、凝胶时间较短的粘合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酯聚醚粘合剂,所述聚酯聚醚粘合剂按重量计包括:聚酯多元醇100-300份、聚醚多元醇100-200份、聚已内酯80-160份、乙烯-辛烯共聚物80-150份、异氰酸酯化合物150-350份、有机溶剂100-200份以及助剂43-63份;制备所述聚酯聚醚粘合剂的方法包括:
S1、提供所述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已内酯、异氰酸酯化合物、有机溶剂以及助剂;
S2、按比例将所述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已内酯、乙烯-辛烯共聚物、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及有机溶剂加入至搅拌器中,在30-50℃下混合搅拌均匀后,再按比例加入所述助剂,将反应体系升温至80-100℃,保温反应1-3h后得到所述聚酯聚醚粘合剂。
进一步地,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为二异氰酸酯,所述二异氰酸酯的粘度为20-500CPS/25℃。
进一步地,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为聚亚甲基聚苯基异氰酸酯,其粘度为50-200CPS/25℃。
进一步地,所述聚酯多元醇由一种或多种碳原子数为2-8的有机酸与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1,4-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缩合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聚酯多元醇由苯二甲酸、己二酸、卤代苯二甲酸的一种或多种与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1,4-丁二醇的一种或多种缩合成的,其平均羟基官能度为2.5-4.0,其数均分子量为800-2400。
进一步地,所述聚醚多元醇具有环氧乙烷、甲基丙二醇、环氧丙烷或者环氧丁烷的一种或多种的结构单元,其平均羟基官能度为2.5-4.0,其数均分子量为800-6000。
进一步地,所述聚醚多元醇为双组份聚醚多元醇,分别为:(1)甲基丙二醇(MPO)缩聚得到的高活性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其羟基的官能度为3,数均分子量为4000,粘度为1CPS/25℃;(2)由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环氧丁烷缩聚得到,其数均分子量为4800,羟基官能度为3,羟值为34。
进一步地,所述助剂包括扩链剂、发泡剂和增塑剂,所述扩链剂在所述助剂中的含量为10-40wt%,所述发泡剂在所述助剂中的含量为15-45wt%,所述增塑剂在所述助剂中的含量为12-40wt%。
进一步地,所述扩链剂与发泡剂的质量比为1:1-2:3;所述扩链剂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1-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回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回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2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