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菌多糖结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12581.2 | 申请日: | 2018-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3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平;苏志国;杨延丽;胥玲玲;李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9/385 | 分类号: | A61K39/385;A61K39/095;A61K39/116;A61K39/39;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菌 多糖 结合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细菌多糖结合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多糖结合疫苗包括以共价键结合的乙肝核心抗原与细菌多糖;
所述细菌多糖包括脑脊髓膜炎奈瑟氏球菌血清组A群的荚膜多糖、B群的荚膜多糖、C群的荚膜多糖、W135群的荚膜多糖或Y群的荚膜多糖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所述细菌多糖与乙肝核心抗原的质量比为1:(0.1-5);
所述细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细菌多糖进行破碎与活化;
(2)将乙肝核心抗原衍生化;
(3)将活化后的细菌多糖与衍生化的乙肝核心抗原于缓冲液中混合,得到所述细菌多糖结合疫苗;
步骤(1)中所述破碎的步骤包括将细菌多糖配制为稀释液,而后进行超声破碎得到破碎后的细菌多糖破碎液;所述稀释液为使用氯化钠与磷酸钠缓冲液进行稀释得到的含有细菌多糖的溶液,所述氯化钠的浓度为0.1-0.3mol/L,所述磷酸钠缓冲液的浓度为10-30mmol/L,所述稀释液的pH值为7-7.5;
步骤(1)中所述活化的方法包括:将破碎后的细菌多糖破碎液与活化剂在溶液中混合反应,同时使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所述活化剂包括溴化氰、1-氰基-4-二甲氨基吡啶四氟硼酸酯、碳二亚胺、3-(2-吡啶基二硫基)丙酸或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活化剂与细菌多糖的质量比为1:(1-5);使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的范围为10.3-10.7;所述混合反应的时间为20-50min;
步骤(2)中所述乙肝核心抗原衍生化的方法包括:将乙肝核心抗原首先与2-亚氨基硫烷进行活化反应,而后与双功能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得到衍生化的乙肝核心抗原;
所述乙肝核心抗原单体与2-亚氨基硫烷的摩尔比为1:(2400-240000),所述活化反应的时间为1-12h,所述活化反应的温度为4-25℃;
所述双功能交联剂包括己二酰肼、聚乙二醇、己二胺或己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乙肝核心抗原与双功能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500-2000),所述交联反应的时间为4-24小时,所述交联反应的温度为0-40℃;
步骤(3)中所述缓冲液为磷酸钠缓冲液,所述缓冲液的浓度为10-40mmol/L,所述缓冲液的pH值为5.5-9.5;
步骤(3)中所述混合的时间为40-50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多糖结合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多糖与乙肝核心抗原的质量比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25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