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12356.9 | 申请日: | 2018-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6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席克瑞;崔婷婷;徐艺琳;林伯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 地址: | 20120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驱动逻辑 显示装置 电路 第一区域 显示面板 非折叠 栅极驱动电路 边框 第二区域 电路设置 电路损坏 密度设置 显示区域 正常显示 折叠区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通过将栅极驱动电路区设置于非折叠区,以将所有驱动逻辑电路设置于非折叠区,使得折叠区无驱动逻辑电路而避免在折叠时出现驱动逻辑电路损坏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正常显示;以及,通过将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设置为不大于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避免出现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远离显示区域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便携式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极其流行,然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尺寸的增大,使得这些终端装置变的不易于携带,具有可折叠性能的显示装置方便携带,是现今显示装置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可折叠显示装置可解决不易携带的问题,其中,可折叠显示装置中包括的显示屏为柔性显示屏。然而,当上述可折叠显示装置长时间折叠使用时,折叠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容易出现断线、破裂等损坏的情况而使得折叠显示装置无法正常显示画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通过将栅极驱动电路区设置于非折叠区,以将所有驱动逻辑电路设置于非折叠区,使得折叠区无驱动逻辑电路而避免在折叠时出现驱动逻辑电路损坏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正常显示;以及,通过将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设置为不大于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避免出现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远离显示区域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叠显示面板,所述折叠显示面板包括折叠区和位于所述折叠区两侧的非折叠区,所述非折叠区沿折叠轴的延伸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区,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区包括沿垂直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驱动逻辑电路;
其中,所述非折叠区划分为远离所述折叠区的第一区域和靠近所述折叠区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不大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第一间距相同;
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第二间距相同,且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
可选的,所述非折叠区中沿接近所述折叠区的方向上,栅极驱动电路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间距逐渐缩小。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中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间距相同;
以及,所述第二区域接近所述折叠区的方向上,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间距逐渐缩小。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接近所述折叠区的方向上,第一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间距逐渐缩小;
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间距相同。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中,靠近所述折叠区的多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较其余所述驱动逻辑电路在沿垂直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窄,且靠近所述折叠区的多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较其余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沿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长。
可选的,所述多个驱动逻辑电路之间级联,且连接最靠近所述折叠区两侧的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线路的长度大于其余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线路的长度,且连接最靠近所述折叠区两侧的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线路的宽度大于其余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线路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23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