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炮点虚反射干扰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11885.7 | 申请日: | 2018-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0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高少武;张少华;钱忠平;王成祥;马光凯;徐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陈刚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炮点虚 反射 干扰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去除炮点虚反射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有海上工区内目标检波点在时间域中的地震数据、所述目标检波点到所述海上工区内的炮点的距离、所述目标检波点和所述炮点分别到海平面的距离,以及所述海平面至海底反射界面的距离;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检波点到所述海上工区内的炮点的距离、所述目标检波点和所述炮点分别到海平面的距离,以及所述海平面至海底反射界面的距离,确定所述目标检波点对应的炮点虚反射延迟的延迟时间;
基于所述延迟时间,确定所述目标检波点对应的去除炮点虚反射的算子;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算子,确定所述目标检波点对应的去除炮点虚反射干扰后地震数据的时域值;
其中,所述方法还提供有所述海上工区对应的多个海平面反射系数;确定所述目标检波点对应的去除炮点虚反射的算子,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海平面反射系数,分别确定目标反射系数和目标平方和反射系数;
基于所述延迟时间和所述目标反射系数,确定所述目标检波点对应的平均复共轭虚反射因子;基于所述延迟时间、所述目标反射系数和所述目标平方和反射系数,确定所述目标检波点对应的平均平方和虚反射因子;
根据所述平均复共轭虚反射因子和所述平均平方和虚反射因子,确定所述目标检波点对应的去除炮点虚反射的算子;
其中,采用下述公式确定所述目标平方和反射系数:
其中,rr表示所述目标平方和反射系数,ri表示所述多个海平面反射系数中第i个海平面反射系数,i=1,2,3,…,NK,NK表示海平面反射系数的数量;
其中,所述方法还提供有对所述目标检波点在时间域中的地震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后得到的所述目标检波点在频率域中的地震数据;采用下述公式确定所述平均复共轭虚反射因子:
其中,表示所述平均复共轭虚反射因子,k表示所述目标检波点在频率域中的地震数据中的样点顺序号,k=1,2,3,…,NL,NL表示所述目标检波点在频率域中的地震数据中的样点总个数,r表示所述目标反射系数,Δf表示频率采样间隔,Δt表示所述目标检波点在时间域中的地震数据的采样间隔,j是虚数单位,j2=-1,表示所述海上工区内的第n个检波点对应的炮点虚反射延迟的延迟时间;其中,所述第n个检波点表示所述目标检波点;
其中,采用下述公式确定所述平均平方和虚反射因子:
其中,表示所述平均平方和虚反射因子;
其中,根据所述平均复共轭虚反射因子和所述平均平方和虚反射因子,确定所述目标检波点对应的去除炮点虚反射的算子,包括:采用下述公式确定所述目标检波点对应的去除炮点虚反射的算子:
WNL=e-j2π/NL
其中,gn[m]表示所述海上工区内的第n个检波点对应的去除炮点虚反射的算子,所述第n个检波点表示所述目标检波点;m表示在时间域中的去除炮点虚反射的算子中的样点顺序号,m=1,2,3,…,NG,NG表示在时间域中的去除炮点虚反射的算子中的样点总个数,G[k]表示所述目标检波点对应的去除炮点虚反射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提供有海水速度;确定所述目标检波点对应的炮点虚反射延迟的延迟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检波点到所述海上工区内的炮点的距离、所述目标检波点和所述炮点分别到海平面的距离、所述海平面至海底反射界面的距离,以及所述海水速度,分别确定所述炮点到所述目标检波点的一次反射时间和虚反射时间;
将所述虚反射时间减去所述一次反射时间,得到所述延迟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公式分别确定所述一次反射时间和所述虚反射时间:
其中,和分别表示所述炮点到所述海上工区内的第n个检波点的一次反射时间和虚反射时间,所述第n个检波点表示所述目标检波点;xn表示所述炮点到所述目标检波点的距离,d表示所述海平面至海底反射界面的距离,zr和zs分别表示所述目标检波点和所述炮点分别到海平面的距离,V表示所述海水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18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