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结构砼外包式柱脚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1679.6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4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新;罗德鹏;刘虎子;叶全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4B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胡茵梦 |
地址: | 441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结构 外包 式柱脚 | ||
本发明公开了钢结构砼外包式柱脚,包括:支撑架,其固定于底板下皮钢筋上,所述支撑架上表面水平且外边缘设置有一圈竖直的挡板,所述支撑架上表面以及挡板之间的空间被分为均等的四个底面均为正方形的方体结构,其通过弹性体固定等分并密封形成四个中空腔体,中空腔体内均灌注有相同体积的水,所述支撑架上还连接有四个L型的连通管,其一端分别水平通过支撑架相对两侧的挡板连通四个中空腔体,另一端竖直向上并设置有均等的刻度线,所述钢柱位于所述支撑架上;外包混凝土块,其外包于底板和钢柱底端外。本发明实现了钢柱定位精准,结构稳定,另外外包混凝土可一次浇筑成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钢结构砼外包式柱脚。
背景技术
钢构与混凝土的结合逐渐走上建筑市场的舞台,外包式刚接柱脚也应运而生,跨度较大的桁架柱脚及受力较大的柱脚都采用了外包式刚接柱脚的设计,柱脚是连接上部主体结构与基础的重要节点,是决定其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在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外包式刚接柱脚是将钢柱用混凝土包裹形成的柱脚,其柱脚抗剪力承载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它 能有效地固定柱身并将柱下端的轴力、弯矩和剪力有效传递给基础,使上部结构与基础共同工作。钢结构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外包式刚接柱脚要紧跟钢结构的发展步伐,实现共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钢结构砼外包式柱脚,实现了钢柱定位精准,结构稳定,另外外包混凝土可一次浇筑成型。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钢结构砼外包式柱脚,其包括:支撑架,其固定于底板下皮钢筋上,所述支撑架上表面水平且外边缘设置有一圈竖直的挡板,所述支撑架上表面以及挡板之间的空间被分为均等的四个底面均为正方形的方体结构,其通过弹性体固定等分并密封形成四个中空腔体,中空腔体内均灌注有相同体积的水,所述支撑架上还连接有四个L型的连通管,其一端分别水平通过支撑架相对两侧的挡板连通四个中空腔体,另一端竖直向上并设置有均等的刻度线,所述钢柱位于所述支撑架上;外包混凝土块,其外包于底板和钢柱底端外。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架上表面横向和纵向轴线位置的弹性体均包括密封的三层结构,相对的两个外层为弹性板,中间层由多个紧挨的高强弹簧构成,四个中空腔体上表面的弹性体均为弹性布。
优选的是,还包括:辅助装置,其包括:辅助件,其为方体结构并位于所述支撑架上且辅助件尺寸小于所述支撑架尺寸,所述辅助件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与所述钢柱相配合的凹槽,其轴线与所述辅助件的轴线重合,所述辅助件上表面还设置有向下的环形定位槽,其直径大于所述凹槽直径且轴线与凹槽轴线重合,所述辅助件每个外侧面上端均铰接有一对辅助钢筋,所述辅助钢筋靠近辅助件的一端上连接有弹性环,其与辅助钢筋表面之间具有空隙;配合件,其具有两节阶梯型的贯通腔体,所述配合件上部通过上节腔体恰好套设于所述钢柱下端、下部配合于定位槽内,且所述配合件贯通腔体的阶梯分界面与所述钢柱下底面平齐,所述配合件外侧还设置有四个定位件,其为类门型结构,且横杆铰接于所述配合件外侧、一对竖杆分别与辅助件一个侧面上的一对辅助钢筋相对应且可穿过弹性环的空隙内。
优选的是,所述竖杆下端具有向外延伸与所述竖杆具有夹角的引导板,所述夹角为 120~150度。
优选的是,所述钢柱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向内的凹孔,所述配合件内还设置有多个固定机构,其包括滑移杆和引导杆,所述配合件上表面环形一圈向下设置有多个引导槽、内侧面向内凹陷设置有多个相应的滑移槽,所述引导槽下端贯通滑移槽,所述引导槽内恰好设置有可沿滑移槽长度方向移动的滑移杆,所述滑移杆上端凸出于配合件外、下端固定连接引导杆一端,引导杆另一端对应配合于凹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1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