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钾硫电池正极的V2 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1464.4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3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蔡克迪;李艳彦;郎笑石;刘凡;李兰;刘颖;张雨桐;杜金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渤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4/13;H01M4/04;H01M10/05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5 | 代理人: | 王佳佳 |
地址: | 12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池 正极 base sub | ||
一种用于钾硫电池正极的V2O5/S/PVA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聚乙烯醇与V2O5在蒸馏水中混合,加热搅拌至粘稠状,在真空干燥箱内加热后取出,经管式炉氩气保护条件下煅烧,随炉冷却后,研磨;再经管式炉氩气保护条件下,高温煅烧;将煅烧后的产品与硫粉均匀混合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加热;最后,再次放入管式炉氩气保护条件下煅烧后,随炉冷却取出,经研磨,得到正极复合材料。将正极复合材料、导电炭黑、聚偏氟乙烯与NMP搅拌均匀后,单面涂于铝箔表面,并经过真空干燥,得到V2O5/S/PVA正极复合材料电极片。优点是:工艺合理,原料易得,可以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增加基体电导率,从而提高钾硫电池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钾硫电池正极的V2O5/S/PVA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硫电池是锂电池的一种,是以硫元素作为电池正极,金属锂作为负极的一种锂电池。单质硫在地球中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利用硫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硫电池,其材料理论比容量达到1675mAh/g。但目前全球锂资源供应格局呈现出高度垄断的特点,成本较高,因此,亟待开发出一种新型可替代锂离子电池储能体系。
地壳中钾资源分布广泛,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其标准电极电势(-2.93V,vs SHE),接近于锂的标准电极电势(-3.04V,vs SHE)。传统的锂硫电池通常将S与碳材料复合,以解决硫的不导电和体积膨胀等问题,但在钾硫电池体系中,由于钾金属活泼性很高,使硫的穿梭效应更加严重,对电池的性能影响较大,仅仅依靠碳材料与S的复合,无法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导致电导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钾硫电池正极的V2O5/S/PVA复合材料及其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工艺合理,原料易得,可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增加基体电导率,从而提高钾硫电池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钾硫电池正极的V2O5/S/PVA复合材料,所述V2O5/S/PVA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为:按照重量份数计,将0.2份-0.3份聚乙烯醇(PVA)与0.3份-0.5份V2O5在蒸馏水中混合,80℃ -95℃加热搅拌至粘稠状,在真空干燥箱内100℃-120℃加热6小时-8小时后取出,经管式炉氩气保护条件下,200℃-400℃煅烧2小时-4小时,随炉冷却后,研磨;再经管式炉氩气保护条件下,500℃-800℃高温煅烧6小时-10小时;将煅烧后的产品与硫粉按质量比1:1.5-1:5.5 均匀混合后,放入真空干燥箱140℃-180℃加热保温20小时-30小时;最后,再次放入管式炉氩气保护条件下200℃-400℃煅烧2小时-4小时随炉冷却取出,经研磨,得到V2O5/S/PVA 正极复合材料。
进一步的,煅烧后研磨的时间为1.5小时-3.5小时。
一种用于钾硫电池正极的V2O5/S/PVA复合材料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是:将V2O5/S/PVA正极复合材料、导电炭黑(Super-P)、聚偏氟乙烯(PVDF)与N-甲基吡咯烷酮(NMP)按质量比为7:2:0.5:0.5搅拌均匀后,单面涂于铝箔表面,并经过60℃-90℃真空干燥,得到V2O5/S/PVA正极复合材料电极片。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渤海大学,未经渤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14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