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绝缘导热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10536.3 | 申请日: | 2018-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7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自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大卓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2;C08L23/08;C08L5/00;C08K13/04;C08K3/26;C08K7/14;C08K5/098;C08K3/04;C08K3/22;C08K3/34;C09K5/14;H01B3/44 |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武金花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导热 电缆料 聚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 高密度聚乙烯 阿拉伯树胶 绝缘性能好 轻质碳酸钙 石墨烯改性 玻璃纤维 聚乙烯蜡 硬脂酸钙 补强剂 蒙脱土 热导率 增塑剂 重量份 阻燃剂 制备 乙烯 加工 | ||
1.一种绝缘导热电缆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密度聚乙烯20~30份、石墨烯改性聚丙烯10~2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5~25份、阿拉伯树胶7~11份、蒙脱土3~6份、轻质碳酸钙4~8份、玻璃纤维3~7份、聚乙烯蜡2~4份、硬脂酸钙1~3份、阻燃剂6~9份、增塑剂2~5份、补强剂2~4份;
所述石墨烯改性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聚丙烯粉末、稳定剂、丙烯酸树脂及石墨烯纳米碳材料在高速搅拌机中预混,得到混合粉末,其中,聚丙烯粉末、稳定剂、丙烯酸树脂及石墨烯纳米碳材料的重量比为100:8:2:1;
b:将步骤a所得的混合粉末用转矩流变仪在160~180℃,转速40~80rpm的条件下熔融混合2~10min,即得所述石墨烯改性聚丙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导热电缆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密度聚乙烯23~27份、石墨烯改性聚丙烯11~16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8~24份、阿拉伯树胶9~10份、蒙脱土4~5份、轻质碳酸钙5~7份、玻璃纤维4~6份、聚乙烯蜡2.5~3.2份、硬脂酸钙1.5~2.8份、阻燃剂7~8份、增塑剂3~4份、补强剂2.6~3.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导热电缆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密度聚乙烯257份、石墨烯改性聚丙烯14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0份、阿拉伯树胶9.3份、蒙脱土4.2份、轻质碳酸钙6份、玻璃纤维5份、聚乙烯蜡2.7份、硬脂酸钙2.2份、阻燃剂7.6份、增塑剂3.4份、补强剂2.9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导热电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锑及碳化硅的混合物,所述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锑及碳化硅的质量比为3:3: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导热电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改性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聚丙烯粉末、稳定剂、丙烯酸树脂及石墨烯纳米碳材料在高速搅拌机中预混,得到混合粉末,其中,聚丙烯粉末、稳定剂、丙烯酸树脂及石墨烯纳米碳材料的重量比为100:8:2:1;
b:将步骤a所得的混合粉末用转矩流变仪在170℃,转速60rpm的条件下熔融混合6min,即得所述石墨烯改性聚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导热电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或者邻苯二甲酸二癸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导热电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剂为气相白炭黑。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绝缘导热电缆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高密度聚乙烯、石墨烯改性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阿拉伯树胶、蒙脱土、轻质碳酸钙、玻璃纤维、聚乙烯蜡、硬脂酸钙、阻燃剂、增塑剂、补强剂,备用;
(2)先将高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加入混炼机中,然后加入增塑剂,升温至60~70℃,进行第一次混炼,再依次加入聚乙烯蜡、硬脂酸钙及石墨烯改性聚丙烯、阿拉伯树胶,升温至70~80℃,进行第二次混炼;
(3)向步骤(2)所得的产物中加入剩余的原料,升温至110~120℃,进行混炼,得混炼混合物;
(4)将混炼混合物经双螺杆塑化,经单螺杆机挤出造粒,所述双螺杆的温度为110~120℃,得所述绝缘导热电缆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第一混炼时间为5分钟,第二次混炼时间为8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混炼时间为12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大卓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市大卓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05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物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开裂低烟无卤光缆阻燃护套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