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生人胸苷激酶1(TK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小鼠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9985.6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5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淞;秦意力;范舒;普秀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探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C07K16/40;G01N33/577;G01N33/573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4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人 激酶 tk1 特异性 单克隆抗体 小鼠 杂交瘤 细胞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两种可产生TK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两种TK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TK1免疫检测试剂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了杂交瘤细胞株1D3和2F6,分泌人TK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两株抗体能进行配对和检测TK1蛋白,初步建立了检测人TK1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到两种可产生TK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两种TK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也称为细胞质胸苷激酶,是线粒体胸苷激酶(又称肌苷激酶2,thymidine kinase 2,TK2)的同工酶。TK1催化胸苷(TdR)磷酸化为胸苷一磷酸(TMP),进而形成的胸苷三磷酸(TPP),为DNA合成提供必需的脱氧核苷酸原料,是DNA合成的关键酶之一。
TK1的表达与多种肿瘤细胞增殖紧密相关。在肺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甲状腺癌、胃癌、胰腺癌、结肠癌、骨肉瘤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细胞中TK1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升高。因此TK1表达水平能直观反映肿瘤细胞增殖速率,可实现动态、连续和评估,是一种是国际公认的优选肿瘤广谱标志物。目前认为,TK1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体现在:①动态监控手术放化疗效果;②独立的肿瘤预后评估因子;③更早评估肿瘤复发风险;④评估各类增殖疾病恶变风险。另外TK1检测在健康体检方面也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包括:①早期发现体内的恶性增殖状况,具有早期性;②筛查出进展期癌前病变,预防肿瘤发生。
有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人体外周血中TK1浓度在2 pM以下提示体内细胞增殖度正常;若在2 pM以上,则提示体内存在细胞异常增殖,包括炎症、脂肪肝、胆结石、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消化道溃疡、肿瘤等,需要予以关注、进一步全面检查或者定期复查等。
目前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对TK1的检测包括检测组织切片中的TK1和检测外周血中的TK1。前者通过免疫组化的方式实现,后者则通过各种免疫学检测方法实现,包括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化学发光等,其中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可以实现对外周血、细胞培养上清等标本中的TK1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定量分析,应用尤为广泛。
无论是基于免疫组化的定性/半定量分析,还是基于ELISA和免疫化学发光的定性/定量分析,都离不开高质量的TK1特异性抗体。目前行业内应用的TK1特异性抗体有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前者主要是来自鸡的IgY,后者主要是来自于小鼠的IgG;从免疫原性方面,主要是应用TK1蛋白中的免疫原性多肽(表位肽),包括羧基端的多肽和氨基端的多肽,免疫鸡或者小鼠得到抗体;部分抗体是应用全长的TK1蛋白作为免疫原,但这些TK1蛋白均为体外原核重组表达而成。至于以体外真核重组表达的全长TK1蛋白作为免疫原制备的TK1特异性抗体尚未见报道。
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人TK1蛋白中存在较多的糖基化、磷酸化和乙酰化等翻译后修饰靶点,这就导致了原核重组表达的TK1与真核表达的TK1在分子组成、分子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采用真核重组表达TK1蛋白,更好地代表真核细胞中TK1的天然分子状态,将其作为免疫原免疫动物,制备抗体,将有利于提升抗体制备的效率、抗体识别天然TK1蛋白的特异性和亲和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两种可产生TK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两种TK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两种可产生TK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D3)和(2F6),其分别于2018年5月1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18106;于2018年5月1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18105。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探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探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99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