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式移动不倒梯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9787.X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7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郑育祥;林伟康;陈丹蕾;胡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6C1/18 | 分类号: | E06C1/18;E06C1/20;E06C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陆帅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摇杆 右梯架 左梯架 拉杆 铰接 一字 机械式移动 中间连杆 伸缩端 支撑杆 梯子 不倒 下端 复合铰链 工作效率 上端固定 移动梯子 重心偏移 固定端 双摇杆 上端 支撑点 倾翻 平衡 移动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式移动不倒梯及使用方法,包括左梯架、右梯架、第一摇杆、第二摇杆、中间连杆、支撑杆,所述左梯架、右梯架上端铰接,第一摇杆中部通过复合铰链与左梯架、右梯架相连,第二摇杆位于左梯架、右梯架上方,第二摇杆下端与第一摇杆铰接,第一摇杆下部设置有一字拉杆,字拉杆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摇杆上,一字拉杆的伸缩端与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一字拉杆的伸缩端与中间连杆下端铰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使人直接站在梯子上通过控制双摇杆、重心偏移来移动梯子,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中心在两个支撑点之间,保持梯子的平衡,不倾翻,保证了安全性,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式移动不倒梯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梯子是生产和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实际使用中,当工作范围较大时,就需要人多次重复着下梯子-移动-上梯子的过程,不方便且工作效率低;若人直接站在梯子上移动梯子,又易使梯子倾倒,造成人身伤害,不安全。
目前,国内外的梯子的移动或者通过电动辅助移动,或者通过其他人来辅助推动,结构较复杂,成本高,人力和物力耗费高,尚未有纯机械的移动不倒梯的平衡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机械式移动不倒梯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机械式移动不倒梯,包括左梯架、右梯架、第一摇杆、第二摇杆、中间连杆、支撑杆,所述左梯架、右梯架上端铰接,第一摇杆中部通过复合铰链与左梯架、右梯架相连,第二摇杆位于左梯架、右梯架上方,第二摇杆下端与第一摇杆铰接,第一摇杆下部设置有一字拉杆,字拉杆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摇杆上,一字拉杆的伸缩端与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一字拉杆的伸缩端与中间连杆下端铰接。
进一步的,左梯架、右梯架内测设置有连接耳部,左梯架、右梯架的连接耳部铰接。
进一步的,第二摇杆下端通过铰链与第一摇杆铰接,中间连杆上端通过铰链与第二摇杆中部相铰接。
进一步的,一字拉杆的固定端与第一摇杆制成一体,一字拉杆的伸缩端与支撑杆制成一体。
进一步的, 所述一字拉杆为十档一字拉杆。
进一步的,支撑杆长的小于左梯架、右梯架的长度。
一种机械式移动不倒梯的使用方法:展开左梯架、右梯架,左梯架下端、右梯架下端支撑于地面,使用者爬上梯子顶部,此时使用者的重心处于梯子的正中间;使用者向右摆动第一摇杆,同时压下第二摇杆,通过中间连杆,带动一字拉杆的伸缩端向下移动,使一字拉杆在最下方的档位实现自锁,支撑杆下移并与地面接触,完成第一步操作双摇杆动作;使用者重心向右移动,支撑杆下端与右梯架下端作为支撑点,支撑于地面,通过腿部力量微微抬起左梯架,完成展开一边梯架动作;使用者重心往左偏移,左梯架下端、支撑杆下端作为支撑点接触地面,右梯架下端离开地面,右梯架受重力向左移动直至右梯架下端作为支撑点接触地面,完成重心偏移动作,最终左梯架下端、右梯架下端支撑于地面,梯子向左进行了位移;使用者压下第二摇杆,通过中间连杆,带动一字拉杆的伸缩端继续向下移动,当伸缩端移动到最下端时,自锁状态解除,使用者通过抬起第二摇杆,通过中间连杆,带动一字拉杆的伸缩端向上移动,使支撑杆离开地面,此时第一摇杆可以自由摆动,准备进行下一个运动周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可使人直接站在梯子上通过控制双摇杆、重心偏移来移动梯子,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中心在两个支撑点之间,保持梯子的平衡,不倾翻,保证了安全性,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构原理简图。
图2是本发明专利的机构运动简图。
图3是本发明专利的运动过程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97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致动器适用于多地基的登高梯
- 下一篇:一种新型道路施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