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选活性炭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8959.1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8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英;陈俊宇;徐心远;殷祺;黄圣洁;徐庶伟;周文颖;鞠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活性炭 备选 优选 活性炭 综合评价 去除 动态吸附性能 静态吸附性能 权重系数 综合考虑 备选的 碘吸附 隶属度 亚甲蓝 吸附 直观 清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选活性炭的方法,建立颗粒活性炭的综合评价模型,其表达式为其中,Ii为i号备选的颗粒活性炭的综合评分,Wj为j项参数的权重系数,Aij为i号备选颗粒活性炭的j项参数的隶属度,其中,j=1、j=2、j=3、j=4、j=5、j=6分别对应备选颗粒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亚甲蓝吸附值、UV254平均去除率、DOC平均去除率、强度、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价格;颗粒活性炭优选原则为Ii值最大的颗粒活性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综合考虑了颗粒活性炭的静态吸附性能、动态吸附性能、强度、成本,因此能够更为全面的评价各种备选颗粒活性炭,且最终依据综合评价分数的高低进行选择,因此结果更加清晰直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炭优选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饮用水深度处理的颗粒活性炭的优选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现阶段水源普遍受到有机污染,饮用水安全问题突出,所以为保证生活饮用水安全,能够有效吸附有机污染物的颗粒活性炭在饮用水深度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颗粒活性炭的种类繁多且成本较高,因此,选择适宜的活性炭品种有利于提高水质、降低运行和维护成本。
目前的选碳方法主要是静态吸附法、物理性能比较法、微型柱快速穿透法等,但以上方法存在如下不足:检测周期短,仅测试了颗粒活性炭的物理吸附能力;检测大多采用配水,与实际待处理水的水质存在较大差距;水力条件与净水厂的实际生产条件有较大出入;没有考虑活性炭的强度。因此,目前的选炭方法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优选活性炭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优选活性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颗粒活性炭的综合评价模型,其表达式为:
其中,Ii为i号备选的颗粒活性炭的综合评分,Wj为j项参数的权重系数,Aij为i号备选颗粒活性炭的j项参数的隶属度,其中,j=1、j=2、j=3、j=4、j=5、j=6分别对应备选颗粒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亚甲蓝吸附值、UV254平均去除率、DOC平均去除率、强度、价格;
2)根据模型进行活性炭的优选,并将Ii值最大的颗粒活性炭作为优选活性炭。
进一步的,i号备选颗粒活性炭的j项参数的隶属度式中,xij为i号备选颗粒活性炭的j项参数值,min{x.j}为所有备选颗粒活性炭的j项参数值x.j中的最小值,max{x.j}为所有备选颗粒活性炭的j项参数值x.j中的最大值。
更进一步的,i号备选颗粒活性炭的碘吸附值xi1和亚甲蓝吸附值xi2根据GB/T7702-2008测定得到。
更进一步的,备选颗粒活性炭的UV254平均去除率和DOC平均去除率均通过动态吸附试验测定,动态吸附试验的具体操作为:
(1)往透明有机玻璃柱中自下而上依次填装粒径6-8mm的砾石、备选颗粒活性炭,并组成活性炭柱,保证每一种备选颗粒活性炭均有至少一根独立的活性炭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8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