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精练用多功能低泡耐碱渗透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07952.8 | 申请日: | 2018-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8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余云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传化富联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3/256 | 分类号: | D06M13/256;D06M13/292;D06M13/11;D06M15/53;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孔凡亮 |
| 地址: | 5283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碱渗透剂 渗透剂 耐碱渗透性 异构醇醚 有效地 精练 制备 碱性水溶液 阴离子化剂 分子结构 碱性条件 抗氧化剂 耐碱性能 任意调节 烷基糖苷 综合性能 烧碱 分散性 耐碱性 异构醇 重量份 分层 复配 异构 乳化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织物精练用多功能低泡耐碱渗透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30‑40份烷基糖苷、0‑30份异构醇、0‑30份异构醇醚、5‑15份阴离子化剂、5‑15份碱性水溶液和0.2‑1.0份抗氧化剂。本发明的多功能低泡耐碱渗透剂,分子结构中兼有APG、异构醇和异构醇醚结构。通过调整三种原料的比例,可以任意调节多功能低泡耐碱渗透剂的结构和性能,比如可使渗透剂的耐碱性能在40‑200g/L范围内变化,并在不同烧碱浓度下,调整渗透剂的耐碱渗透性和乳化、分散性,有效地避免了通过复配所得的渗透剂在碱性条件下的分层、飘絮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渗透剂的耐碱性和耐碱渗透性等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精练用多功能低泡耐碱渗透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织物染整助剂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待印染的棉、麻及其混纺织物通常要经过前处理工艺—精练。织物的精练是指棉布及其合成纤维混纺织物的退浆、煮练、漂白和丝光等操作工序,以除去织物上的浆料、纤维共生物等杂质,以获得理想的白度和毛效,一般采用烧碱、渗透剂、精练剂、稳定剂和双氧水对织物进行退浆、精练和漂白处理,所用的渗透剂、精练剂的耐碱度在30-100g/l烧碱之间,随着用碱量的提高,渗透性下降,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随着印染技术的不断发展,平幅轧蒸和冷轧堆都采用高浓碱(180-200g/l)供液系统,这样就需要耐浓碱的渗透精练剂,以满足印染技术的要求。
一般来说,优良的精炼渗透剂需要具备如下特性:(1)乳化力强;去污力好;(2)渗透好;耐高温;耐强碱及氧化剂;(3)低泡沫;(4)降解性好;无毒安全。一般情况下,(1)和(2)是矛盾的,无法兼有,单一组分的表面活性剂很难满足所有的要求,需要通过复配增效方能制得满足要求的精练剂。目前的精练渗透剂大多为乳化力强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耐碱、渗透性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复配物,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强碱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且当水的硬度较高或者含有杂质及纤维碎屑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絮状沉淀,影响精练剂的精练效果,只能在60g/l烧碱以下的低碱条件下使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虽然可以耐碱性提高,但其乳化能力弱,而且复配的产品往往存在分层的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精练渗透剂在织物加工中的应用。织物经精练渗透剂处理过后经常出现织物强度损失,具体表现为织物在织布时容易发生破洞,断头等情况,白度低,造成织品染色牢度下降,最终影响纺织品的综合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织物精练用多功能低泡耐碱渗透剂,乳化、去污能力强,渗透性好,耐碱性极强,生物降解性好,具有优异的乳化、分散、除油及净洗效果,能大大缩短精练工序耗时,有效降低精练工序对织物本身的损害,一定程度上提高织品的整体质量。
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上述多功能低泡耐碱渗透剂的制备方法,方法简单,操作容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织物精练用多功能低泡耐碱渗透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30-40份烷基糖苷、0-30份异构醇、0-30份异构醇醚、5-15份阴离子化剂、5-15份碱性水溶液和0.2-1.0份抗氧化剂。
作为改进,所述烷基糖苷的分子式为其中,K为4-20。
作为改进,所述异构醇的结构式为CmH2m+1OH,其中,m为6-15。
作为改进,所述多功能低泡耐碱渗透剂中至少包含一种以下所述的结构式:
其中,m、n分别为6-15,x、y分别为1-15。
作为改进,所述阴离子化剂采用磷酸化剂或磺酸化剂中的一种。
作为改进,所述磷酸化剂为磷酸、多聚磷酸和五氧化二磷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改进,所述磺酸化剂为浓硫酸、三氧化硫、氨基磺酸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传化富联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传化富联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79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单工艺的纺织品除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织物防霉抗菌整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