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科电钻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7901.5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2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弼;刘述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弼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电钻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骨科电钻固定装置。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钻孔比较准确、能够让骨科医生比较轻松的骨科电钻固定装置。技术方案是:一种骨科电钻固定装置,包括有底座、第一滑块、弧形杆、弧形导套、第一紧固螺栓、安装板、轴承座、螺杆、转杆、第一导套、六角形套筒等;底座上部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内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外侧连接有弧形杆,弧形杆上设有弧形导套。本发明通过拧紧第二紧固螺栓可将骨科电钻固定,从而使得钻孔更加准确;并通过顺时针转动转杆可带动骨科电钻向下移动,进行钻孔,如此,则无需骨科医生用手握住骨科电钻进行钻孔,从而使得骨科医生能够更加轻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骨科电钻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医生在进行骨科手术,有时需要用到骨科电钻,骨科医生在使用骨科电钻时,一般是用手握住骨科电钻,然后进行钻孔,由于骨科电钻在工作时会产生比较大的震动,因此骨科医生用手握住骨科电钻时,手容易发抖,导致钻孔不准确;如果需要钻好多孔的话,骨科医生会比较劳累。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钻孔比较准确、能够让骨科医生比较轻松的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骨科医生用手握住骨科电钻进行钻孔时,手容易发抖,导致钻孔不准确;如果需要钻好多孔的话,骨科医生会比较劳累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钻孔比较准确、能够让骨科医生比较轻松的骨科电钻固定装置。
技术方案是:一种骨科电钻固定装置,包括有底座、第一滑块、弧形杆、弧形导套、第一紧固螺栓、安装板、轴承座、螺杆、转杆、第一导套、六角形套筒、连接板、第一卡套和第二紧固螺栓,底座上部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内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外侧连接有弧形杆,弧形杆上设有弧形导套,弧形导套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紧固螺栓,弧形导套前侧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前侧上部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连接有螺杆,螺杆顶端连接有转杆,安装板前侧下部连接有第一导套,第一导套内设有六角形套筒,六角形套筒内侧开有内螺纹,内螺纹与螺杆配合,六角形套筒底端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底部安装有第一卡套,第一卡套顶部前侧设有第二紧固螺栓。
进一步,还包括有第一固定机构,第一固定机构包括有L形板、多孔板、第二导套、第一导杆、拉块和第一弹簧,底座左侧中部连接有L形板,L形板右侧上部连接有多孔板,弧形杆左侧下部连接有第二导套,第二导套内设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下部位于多孔板内,第一导杆顶端连接有拉块,拉块底部与第二导套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在第一导杆上。
进一步,还包括有腿部固定机构,腿部固定机构包括有壳体、电机、齿轮、第二滑块、7形杆、齿条和弧形卡板,底座前侧中部安装有壳体,壳体内后侧中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壳体顶部开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式设有两个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上均连接有7形杆,7形杆内侧上部连接有弧形卡板,左方的7形杆右侧下部和右方的7形杆左侧下部均安装有齿条,两个齿条都与齿轮啮合。
进一步,还包括有第二导杆、第三导套、L形压杆、压块和第二弹簧,第一卡套底部连接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上设有第三导套,第二导杆上套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底端与第二导杆下部连接,第二弹簧位于第三导套下方,第三导套右侧连接有L形压杆,L形压杆顶端连接有压块。
进一步,还包括有第四导套、第三导杆、第二卡套和连接杆,连接板右侧上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右端安装有第四导套,第四导套内设有第三导杆,第三导杆底端连接有第二卡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弼,未经李国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79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胫骨平台原位植骨取骨器
- 下一篇:微创取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