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藻土和活性炭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7432.7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5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张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中市途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D53/02;B01D53/00;B01J2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复合颗粒 硅藻土 制备 吸附能力 空气净化能力 硅藻土原矿 优质活性炭 材料准备 环保效果 净化空气 净化能力 空气分子 通过能力 自由空气 有效地 硅炭 降解 制取 制造 交换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藻土和活性炭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技术存在着环保效果差,不易降解,空气净化能力差的问题。一种硅藻土和活性炭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前的材料准备;硅炭颗粒的制造并选取;硅藻土原矿颗粒的选取;优质活性炭颗粒的选取;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制取成品。本发明的硅藻土和活性炭复合颗粒可大大提高其吸附能力和净化空气能力,制造的直径3‑5mm的颗粒之间的空间,可以更有效地、最大限度地提高空气单位时间内自由空气分子的通过能力和空气分子的交换能力,有利于实现互补单一使用的弱点,充分发挥各自优点,进一步使得吸附能力和净化能力大幅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藻土和活性炭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藻土是海洋或湖泊中生长的硅藻类残骸在水底沉积,经自然环境作用而逐渐形成的生物成因硅质沉积岩。其矿物成份为非晶态蛋白石。硅藻壳的表面及其微孔中,有大量羧基覆盖,且有氢键存在,因而显弱酸性,故也被称为固体酸。硅藻土壳体上微孔密集、堆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因而具有较强的吸附力和过滤性能。因此,硅藻土一直在有机化工合成催化剂载体、助滤剂、污水处理、轻质建材等方面广泛应用硅藻土属于天然矿物质,具有无数的微孔、且孔径大、吸附力强、吸湿吸潮、吸除异味、无毒无味、无放射性等特点。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物理特性:性能稳定,灰白色、质地轻、松软、宜风化,以粉末状呈现。
活性炭是由优质煤、木屑、果壳、椰壳等为原料经先进工艺、设备加工而成的。具有吸附力强、净化空气、吸附有害物质等特点。
现有的技术为申请公布号为CN 102863248 A的一种硅藻土复合空气环境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硅藻土、托玛琳、助烧材料、分散剂按一定比例配料后加入装有研磨介质的磨机内研磨中混合,达到一定细度后,再加入水、造孔剂、粘结剂在混料机内混合。混合后或挤出成型、或造粒成球、或压模成型。成型后进行干燥,最后在气体保护下烧制。同时现有的技术一般还有硅藻土和活性炭只能单独使用,基于现有的技术存在着环保效果差,不易降解,空气净化能力差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硅藻土和活性炭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硅藻土和活性炭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技术存在着环保效果差,不易降解,空气净化能力差的问题。一种硅藻土和活性炭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制备前的材料准备;
步骤二:硅炭颗粒的制造并选取;
步骤三:硅藻土原矿颗粒的选取;
步骤四:优质活性炭颗粒的选取;
步骤五: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制取成品。
进一步,在步骤一中,制备前的材料准备好选取二氧化硅含量45%左右,含有一定量的蒙脱石、石英石、方解石和一些粘性矿物质的“粘性”硅藻土风选120目以上粉末备用;选取适量的二氧化硅含量≥85%,堆密度≤0.45g/ml的优质硅藻土备用;选取适量的碘值700—1000mg/g,比表面积590—1500m2/g的优质活性炭备用;选取饮用自来水备用。
进一步,在步骤二中,硅炭颗粒的制造并选取包括,准备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对混合好的材料进行造粒成型;造粒后的颗粒烘干并检测;烘干完用圆筒筛筛选颗粒;得到硅炭颗粒并存储,成为硅碳颗粒半成品。
进一步,在准备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均匀中,按照粘性”硅藻土、优质硅藻土和优质硅藻土以1:0.5:0.5的容积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可用低速混料机实现均匀混合。
进一步,在对混合好的材料进行造粒成型中,用圆盘式造粒机进行造粒。机器开动,根据造粒的速度,一边上料,一边加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中市途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汉中市途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74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