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余热回收式船舶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6947.5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5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聪;龚纯飞;郑鹏飞;唐新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J2/12 | 分类号: | B63J2/1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回收 船舶 空调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式船舶空调系统,包括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柴油机的散热系统,余热锅炉余热回收系统,余热锅炉的散热系统,齿轮箱余热回收系统,齿轮箱的散热系统和船舶空调系统。本发明利用船舶柴油机,锅炉和齿轮箱的余热来实现船舶空调制冷,不需要消耗油,并且余热还用来在极地环境或冬天,对柴油机与锅炉进行预热能够有效的进行能源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式船舶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对绿色新能源科技创新技术的支持,有效利用能源达到节能目的成为热点。船舶行业在燃油的有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而空调系统是船舶的主要设备,能耗占船舶运行的比例很大,船舶空调系统的节能实现节能效果更加显著。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余热利用在船舶上得到利用,它是利用柴油机冷却液余热进行发电,再通过产生的电去带动空调,热电转换率只有12%,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节能效果,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未能实现能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同时除了柴油机,锅炉和齿轮箱的余热并没有得到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式船舶空调系统。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余热回收式船舶空调系统,包括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余热锅炉余热回收系统,船舶空调系统;
所述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柴油机(1)的内循环冷却液传热出口,该传热出口依次与热水储存罐(3)、冷却液阀(4)、双层壳氢氧化钡储存罐(5)、三通阀(19)、冷却液泵(2)和柴油机(1)的内循环冷却液传热入口连接,组成热量回收循环回路,其中,氢氧化钡储存罐还与柴油机废气排气管相连;
所述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锅炉的余热散热器(15)内循环冷却液出口,该传热出口依次和热水储存罐(3)、冷却液阀(4)、双层壳氢氧化钡储存罐(5)、三通阀(19)、供热泵(18)和余热散热器(15)内循环冷却液传热入口连接,组成热量回收循环回路,其中,氢氧化钡储存罐(5)还与柴油机(1),锅炉(15)废气排气管相连;
所述双层壳氢氧化钡钢制储存罐(5)依次与热水储水罐(6)、三通阀(26)、冷却液阀(7)、吸附式制冷循环系统(8)连接,组成空调的制冷循环回路;
所述双层壳氢氧化钡钢制储存罐(5)还通过热水储存罐(6)依次与三通阀(26)、供热泵(25)、暖风阀(9)和第一散热器(10)连接,组成空调的制热循环回路。
还包括齿轮箱余热回收系统,所述齿轮箱余热回收回路包括热水储存罐(3)、双层壳氢氧化钡储存罐(5)和齿轮箱(20)内循环冷却液传热入口,上述部件依次连接组成热量回收循环回路。
还包括柴油机的散热系统,所述柴油机的散热系统包括柴油机(1)的内循环冷却液传热出口,该传热出口依次与第一散热阀(11),第一散热器(10)组成散热系统。
还包括余热锅炉的散热系统,余热锅炉的散热系统包括余热锅炉的内循环散热系统,第三散热阀(14),第二散热器(13),当余热锅炉内循环散热系统热量达到饱和时,第三散热阀(14)打开,第二散热器(13)开始散热。
还包括齿轮箱的散热系统,齿轮箱的散热系统包括齿轮箱的内循环冷却液传热出口,第二散热阀(12),第二散热器(13),当齿轮箱内循环冷却液液热量达到饱和时,第二散热阀打开(12),第二散热器(13)开始散热。
所述吸附式制冷循环系统(8)包括吸附剂容器(801)、第一单向阀(802)、冷凝器(803)、变频水泵(804)、储液器(805)、第二单向阀(806)。吸附剂容器(801)的吸附剂通过第一单向阀(802)进入冷凝器(803),冷凝器与变频水泵(804)相连,通过变频水泵(804)吸收深层海水实现制冷效果,并将冷凝后的制冷剂储存到储液器(805)中,储液器(805)中的吸附剂通过第二单向阀(806)回到吸附剂容器(801)实现制冷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6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内部防海盜安全舱的通风装置
- 下一篇:交通工具质心的自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