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LED焊接线材质量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6898.5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1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高春瑞;郑剑飞;郑文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多彩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线 线材 固定端 振动端 电源正极 起振 焊接 同一水平位置 穿过 测试 负极 电源负极 固定装置 抗疲劳性 抗疲劳 振动杆 灯珠 焊线 通孔 选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LED焊接线材质量的装置,包括设置于两端的第一夹线端、第二夹线端和设置于中间的起振设备,第一夹线端和第二夹线端内分别设置有电源正极和负极,所述起振设备通过振动杆连接一振动端,所述振动端和第一夹线端、第二夹线端设置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振动端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待测线材一端固定于第一夹线端内的电源正极,另一端穿过振动端的通孔固定于第二夹线端内的电源负极,待测线材的靠近第一夹线端和第二夹线端处穿过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固定于固定装置。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不同线材的抗疲劳程度,抗疲劳性越好则线材越适用于灯珠的焊线选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配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LED焊接线材质量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LED灯珠是通过焊接设备用线材将蓝光芯片的电极与金属支架电极进行连接,实现电气连接。由于灯珠受热膨胀,内部线材受到起伏不定的应力,致使线材出现疲劳损伤,久而久之,疲劳的部位出现裂纹最终引起断线,因此线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灯珠的寿命。
目前对于线材的质量评判,常规方法有:一、将线材进行焊接制成单颗灯珠光源并置于昂贵设备中进行“冷热冲击”实验,通过的循环次数越多越好;二、将灯珠制成整灯,进行点灯实验,同样进行“开、关”实验,灯珠过的循环次数越多越好。但以上实验周期长、实验成本高、人力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LED焊接线材质量的装置及方法,用于快速准确的判断不同线材的抗疲劳程度,抗疲劳性越好则线材越适用于灯珠的焊线选材。
本发明一种测试LED焊接线材质量的装置,包括设置于两端的第一夹线端、第二夹线端和设置于中间的起振设备,第一夹线端和第二夹线端内分别设置有电源正极和负极,所述起振设备通过振动杆连接一振动端,所述振动端和第一夹线端、第二夹线端设置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振动端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待测线材一端固定于第一夹线端内的电源正极,另一端穿过振动端的通孔固定于第二夹线端内的电源负极,待测线材的靠近第一夹线端和第二夹线端处穿过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固定于固定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起振设备包括第三固定端、和第三固定端连接的弹性件、和弹性件连接的连接杆、和连接杆连接的衔铁,衔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上设置有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衔铁连接振动杆。
更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片。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朝向衔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针和第二限位针。
更进一步的,所述起振设备的连接杆上还设置有计数器。
一种测试LED焊接线材质量的方法,利用如上所述的装置进行LED焊接线材的测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待测线材的一端先固定于第一夹线端,并用第一固定端进行固定;
步骤2:将待测线材的另一端穿过振动端的通孔;
步骤3:将穿过振动端的通孔后的待测线材,固定于第二夹线端,并用第二固定端进行固定;
步骤4:调节第一限位针和第二限位针到衔铁的间距为250um;
步骤5:启动起振设备,开始起振,此时振动端带着待测线材上下摆动,计数器计数摆动次数;
步骤6:由于待测线材上下摆动,待测线材在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处将产生金属疲劳而断开,待测线材断开瞬间,计数器停止计数;
步骤7:记录计数器的数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多彩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多彩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68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击加载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半刚性基层芯样疲劳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