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双重脑靶向脂质材料及其在药物传递系统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6696.0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7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海俐;郭丽;赵毅;张力;肖文娇;彭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5/336 | 分类号: | C08G65/336;A61K47/22;A61K47/26;A61K9/127;A61K31/33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脂质材料 葡萄糖 维生素C 脑靶向 脂质体 药物传递系统 紫杉醇脂质体 靶向能力 聚乙二醇 脑靶向性 双重屏障 药物靶向 胆固醇 纳米粒 脑脊液 胶束 可用 脑部 桥连 修饰 中枢 转运 应用 传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脂质材料,用于延长循环时间以及增加药物靶向传递至脑部。所述的新型脂质材料以聚乙二醇为桥连,一侧连接胆固醇,一侧连接葡萄糖和维生素C,弥补单一葡萄糖或维生素C修饰的脂质体靶向能力的不足,实现跨血‑脑、血‑脑脊液双重屏障的转运,以提高药物的脑靶向性,增加药物的中枢浓度。该新型脂质材料可用于脂质体、纳米粒、胶束等在内的不同剂型,所制成的载紫杉醇脂质体具有明显的脑靶向功能,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脂质材料及其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延长体内循环和双重脑部靶向药物传递的功能,包括该材料的制备,及其作为药物载体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统计,全球约有1/5的人口患有不同种类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这些疾病包括脑肿瘤、急性或慢性疼痛综合症、癫痫、脑炎、脑缺血以及神经衰退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这一趋势将会更加严重,并且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脑屏障是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和脑脊液-脑屏障的总称,作为血液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调节界面,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环境恒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免受外来有害物质影响的同时,也阻止了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据统计,几乎所有大分子和98%以上的小分子药物都难以透过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这使得对CNS有效的药物很难进入CNS病灶部位并呈现有效的药物浓度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随着对脑靶向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以脑屏障上载体为靶点的载体介导转运系统(CMT)成为广大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虽然脑屏障可以有效的阻挡外来有毒物质等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但是却能使营养物质、维生素或激素等转运通过脑屏障进入脑中。脑屏障上丰富的CMT为这些物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了有效通路,从而维持大脑正常的生理活动,同时,也为药物透过脑屏障提供了潜在的有效通路。因此对跨脑屏障给药方式的研究已经成为治疗CNS疾病的关键。研究表明,这些特异性转运蛋白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通常特定的载体蛋白只能转运特定的底物。其中己糖转运系统GLUT1和维生素C转运系统SVCT2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转运系统,GLUT1主要负责跨血脑屏障转运,而SVCT2则主要分布在血-脑脊液屏障的脉络丛处。
葡萄糖是哺乳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来源之一,大脑尽管只有体重的2%,却占据了约人体消耗葡萄糖总量的30%。研究显示,血脑屏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数量很多,大约每个脑血管内皮细胞含有6×106个GLUT1分子,是血-脑屏障上所有转运蛋白中数量最多的。GLUT1一级结构显示,它有12个跨膜螺旋结构,形成了贯穿双层脂质膜的亲水性的通道,允许D-葡萄糖和其他己糖通过。在血-脑屏障上高度表达的GLUT1转运效率非常高,其每分钟转运的葡萄糖质量是自身质量的十倍,因此成为目前脑靶向药物修饰时经常考虑的靶点。研究发现,当葡萄糖6位与药物连接时,其与GLUT1的亲和力最强,说明药物与6位羟基连接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葡萄糖与GLUT1的亲和活性。葡萄糖修饰后的CNS类药物或脂质体,其在脑内的分布都得到明显提高,这些结果都表明以葡萄糖为载体、GLUT1为靶点是脑靶向药物设计的有效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66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