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保幅直接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6448.6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2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田宝卿;张江杰;徐锦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泽;刘芳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位角 偏移成像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 直接叠前时间偏移 偏移速度场 地震数据 偏移参数 各向异性介质 地震波走时 成像结果 第一偏移 时间偏移 预设 叠加 分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保幅直接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及装置,将获取到的宽方位角地震数据按照预设方位角度进行分组,通过各向同性叠前时间偏移方法进行偏移成像,得到多个方位角区间对应的第一偏移成像结果,并确定每个方位角区间对应的偏移速度场;根据每个偏移速度场和方位各向异性公式,计算每个方位角区间对应的偏移参数;根据每个方位角区间对应的偏移参数得到每个方位角区间对应的第二偏移成像结果;将所有方位角区间对应的第二偏移成像结果进行叠加,最终得到宽方位角地震数据的保幅偏移成像结果。由于每个方位角区间对应的偏移成像结果考虑了方位各向异性对地震波走时和幅值的影响,实现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保幅偏移成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资源勘探中反射地震资料处理与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保幅直接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技术是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中的重要手段。地震勘探是指人工激发所引起的弹性波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人工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规律,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目前偏移处理是地震资料处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其中叠前时间偏移是复杂构造成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适应纵横向速度变化较大的情况,适用于大倾角的偏移成像,在建立偏移速度模型、计算效率、灵活性等方面具有很多明显优势。
影响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效果的因素包括:偏移速度、地震走时计算方法、偏移计算的偏移孔径、计算偏移幅值时的权系数、偏移算法实现流程。其中,走时计算与偏移速度共同决定了反射波能够正确归位,偏移孔径及其应用方式决定了偏移和偏移算法的计算量,权系数决定了成像幅值能否正确反映地下实际界面的物性参数变化,偏移算法实现流程对偏移的计算效率和存储需求有重要影响。随着对勘探精度要求的提高以及勘探深度的加深,考虑地层各向异性的研究成为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发展方向。HTI(HorizontalTransverse Isotropy)介质是描述各向同性介质中分布着一组平行的定向排列的垂直裂隙所构成的各向异性介质模型,它属于方位各向异性,地震波在该类介质中传播,速度随方向变化的特性不仅表现在随着相位角的变化而变化,而且随着观测方位的变化而变化。HTI介质代表了方位各向异性的实际地层(存在断裂、裂痕的地层),在HTI介质中会出现横波分裂现象,当横波在HTI介质中按照一定方向传播时,将会分裂为一快一慢的两个横波,可见地震波在该类介质中的传播情况较为复杂。
随着地震采集技术的提高,宽方位角地震数据得到了普遍应用,因此有必要发展相应的方位各向异性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技术。现有的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在计算地震波走时、幅值并未考虑方位各向异性的影响,因此对宽方位角地震数据进行处理时出现成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保幅直接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及装置,实现基于方位各向异性的情况下宽方位角地震数据的保幅成像。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保幅直接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包括:
获取宽方位角地震数据,所述宽方位角地震数据指示方位各向异性特征;
根据预设方位角度将所述宽方位角地震数据进行分组,得到多个方位角区间对应的宽方位角地震数据;
通过各向同性叠前时间偏移方法进行偏移成像,得到多个方位角区间对应的宽方位角地震数据的第一偏移成像结果;
根据每个方位角区间对应的所述第一偏移成像结果,确定每个方位角区间对应的偏移速度场;
根据每个方位角区间对应的偏移速度场和方位各向异性公式,计算每个方位角区间对应的偏移参数,所述偏移参数包括走时和振幅值;
根据每个方位角区间对应的偏移参数,得到每个方位角区间对应的第二偏移成像结果;
将所有方位角区间对应的第二偏移成像结果进行叠加,得到所述宽方位角地震数据的保幅偏移成像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64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