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癌症复发风险的生物标志物及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06265.4 | 申请日: | 2018-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4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唐大木;何立智;陈争;陈婧;赵坤成;赵凤娟;曾永柯;马靖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颐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癌症 复发 风险 生物 标志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癌症复发风险的生物标志物及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用于检测癌症复发风险的生物标志物至少包括以下一个基因:SLCO2A1、CGNL1、SUPV3L1、TATDN2、MGAT4B、VAV2、SLC25A33、MCCC1、ASNS、CASKIN1、DNMT3B、AURKA、OIP5、CTHRC1和GOLGA7B。本发明的用于检测癌症复发风险的生物标志物具有可有效预测前列腺癌等癌症的复发风险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前列腺癌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癌症复发风险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检测癌症复发风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前列腺癌是发达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中国也迅速上升。不同的前列腺癌的进展差异很大。虽然大部分低评分(Gleason评分小于6/WHO分级(组)I)的肿瘤远期预后很好,但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大约还有30%癌复发。这类癌复发的主要指针是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也称为生化复发。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预示着高风险的癌转移。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标准疗法是雄激素去除疗法(ADT),这是一种姑息性的治疗。在前列腺癌去势疗法失效后,前列腺癌的复发也叫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ce prostate cancer,CRPC)。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生化复发期是进行早期针对性治疗的关键时期。因此跟踪性评估前列腺癌生化复发的风险是极有必要的。
目前,市场上有三种用于诊断前列腺癌复发的基于mRNA表达的多基因组检测试剂盒,它们包括Oncotype DX(Genomic Prostate Score/GPS)、Prolaris(cell cycleprogression/CCP)和Decipher(Genomic Classifier/GC)。在前列腺癌确诊和根治术后,17-基因的Oncotype DX和31-基因的Prolaris试剂盒有助于对前列腺癌复发高风险患者的风险分层分组。22-基因的Decipher可以预测根治术后的癌转移风险。虽然这些生物标志物有助于设计个性化的前列腺癌治疗计划,但它们的临床价值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尽管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但是对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复发风险评估和据此进行前列腺癌患者分层分组还是十分欠缺。部分原因可能是促使前列腺癌复杂的分子生物学网络机制是十分复杂。
Mucin 1(MUC1)通路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生化复发起着重要的作用。MUC1是一个获得深入研究的肿瘤相关抗原,部分原因在于MUC1这种细胞膜糖蛋白在大多数上皮组织的顶端的表面表达的。在70%的癌症中,MUC1的糖基化出现改变。MUC1通过激活多种通路的重要致癌蛋白,包括EGFR、β-Catenin、NF-κB和PKM2在很多肿瘤中促使肿瘤进展恶化。在前列腺癌中,MUC1表达上调并且出现异常糖基化。这些异常与血管生成和不良临床症状有关。MUC1上调与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的缩短弱相关,并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恶性组织病理学相关。三个基因组(AZGP1,MUC1和p53)与原发前列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转移性前列腺癌可以检测到MUC1mRNA表达的增加。25基因的MUC1基因网络的基因组的改变与前列腺癌复发稍有关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25基因的MUC1基因网络的基因组,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癌症复发风险的生物标志物,可有效预测前列腺癌等癌症的复发风险;并基于上述生物标志物,提供一种检测癌症复发风险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检测癌症复发风险的生物标志物,至少包括表1中696个差异表达基因中的一个。所述表1即为说明书中的表1。
一种用于检测癌症复发风险的基因组合,至少包括以下一个基因:SLCO2A1、CGNL1、SUPV3L1、TATDN2、MGAT4B、VAV2、SLC25A33、MCCC1、ASNS、CASKIN1、DNMT3B、AURKA、OIP5、CTHRC1和GOLGA7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颐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颐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62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