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计算听觉场景分析和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语音降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6145.4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6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张小博;张晓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0L21/0208 | 分类号: | G10L21/0208;G10L2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彩珍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听觉场景 语音 网络模型 中间结果 降噪 对抗 背景环境 语音信号 最终结果 分析 判别器 生成器 畸变 去除 信道 噪声 网络 | ||
1.一种基于计算听觉场景分析和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语音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生成器及判别器对含噪语音进行处理,获取中间结果;
步骤2,基于计算听觉场景分析方法对所述中间结果进行处理,得到最终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听觉场景分析和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语音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生成对抗网络的训练过程包括:
1)将含噪数据和纯净数据输入判别器,令判别器判断为不相同,通过反向传播的方式调整判别器的网络参数;
2)将含噪数据输入生成器进行降噪处理,得到输出结果,之后与含噪数据一同输入判别器,令判别器判断为相同,通过反向传播的方式调整判别器的网络参数;
3)固定步骤2)中得到的判别器的网络参数,通过反向传播的方式调整生成器的网络参数,目标为使生成器判断为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计算听觉场景分析和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语音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将所述中间结果作为计算听觉场景分析的输入,对输入信号进行掩蔽估计,根据估计结果对所述中间结果进行再合成,得到降噪后的语音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61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