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06009.5 | 申请日: | 2018-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8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韦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长城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B80/02 | 分类号: | F23B80/02;F23C9/00;F23J15/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力澜律师事务所 34127 | 代理人: | 王际复;吕晓璐 |
| 地址: | 234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烟管 焊接连接 三通接头 燃烧室 风管 循环利用装置 锅炉余热 排气管 紧固 两通 鼓风机 法兰连接盘 安装方便 锅炉本体 紧固连接 燃料燃烧 循环操作 烟气余热 出风口 除尘箱 底端 装配 锅炉 体内 燃烧 外部 | ||
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余热循环利用装置,锅炉本体内安装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顶端固定安装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通过法兰连接盘与设置在锅炉本体外部的烟管一的一端相紧固连接,所述烟管一的另一端与三通接头一的一通头紧固焊接连接,所述三通接头一的其余两通头分别焊接连接有烟管二、烟管三,所述烟管二与除尘箱相固定连接,所述烟管三的底端与三通接头二的一通头紧固焊接连接,所述三通接头二的其余两通头分别焊接连接有风管一、风管二,所述风管一与燃烧室的底端相连接,所述风管二与鼓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其结构简单,装配安装方便,可以使得燃料燃烧彻底且燃烧迅速,此循环操作使得烟气余热得到充分的利用。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应用于锅炉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它能源的热能,把工质(一般为进化的水)加热到一定参数(温度、压力)的换热设备。锅炉的任务,在于安全、可靠、经济有效地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进而将热能传递给水,以产生热水或蒸汽;或将燃料的化学能传递给其他工质,如导热油等,以产生其他高温的工质,如高温导热油。锅炉要排放出高温的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而不加以利用,非常可惜,为此,我们设计一种锅炉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锅炉本体、燃烧室,所述锅炉本体内安装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顶端固定安装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通过法兰连接盘与设置在锅炉本体外部的烟管一的一端相紧固连接,所述烟管一的另一端与三通接头一的一通头紧固焊接连接,所述三通接头一的其余两通头分别焊接连接有烟管二、烟管三,所述烟管二与除尘箱相固定连接,所述烟管三的底端与三通接头二的一通头紧固焊接连接,所述三通接头二的其余两通头分别焊接连接有风管一、风管二,所述风管一与燃烧室的底端相连接,所述风管二与鼓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
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装配安装方便,使得产生的高温烟气一部分经除尘箱处理后排入大气中,另一部分高温烟气与鼓入的风流混合通入至燃烧室内,可以使得燃料燃烧彻底且燃烧迅速,此循环操作使得烟气余热得到充分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一种锅炉余热循环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锅炉本体;2-燃烧室;3-排气管;4-法兰连接盘;5-烟管一;6-三通接头一;7-烟管二;8-烟管三;9-除尘箱;10-三通接头二;11-风管一;12-风管二;13-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燃烧室2,所述锅炉本体1内安装设有燃烧室2,所述燃烧室2的顶端固定安装设有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通过法兰连接盘4与设置在锅炉本体1外部的烟管一5的一端相紧固连接,所述烟管一5的另一端与三通接头一6的一通头紧固焊接连接,所述三通接头一6的其余两通头分别焊接连接有烟管二7、烟管三8,所述烟管二7与除尘箱9相固定连接,所述烟管三8的底端与三通接头二10的一通头紧固焊接连接,所述三通接头二10的其余两通头分别焊接连接有风管一11、风管二12,所述风管一11与燃烧室2的底端相连接,所述风管二12与鼓风机13的出风口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长城锅炉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长城锅炉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6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