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分可调控的3D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05642.2 | 申请日: | 2018-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1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璐;张芮源;刘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 主分类号: | C12N5/00 | 分类号: | C12N5/00;C12N5/073;C12N5/077;C12N5/077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分 调控 凝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成分可调控的3D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制备凝胶前体混合溶液,具体为:
步骤S11、取出于-80℃温度条件冷冻而呈固态的蒸馏水和碳酸盐缓冲液,并在室温下融解为液态,得到液态蒸馏水和液态碳酸盐缓冲液,再取出于-80℃温度条件冷冻而呈固态的葡萄糖马来酰亚胺聚合物,每170μL固态的葡萄糖马来酰亚胺聚合物加蒸馏水175μL进行溶解,溶解时通过漩涡振荡器进行振荡,得到葡萄糖马来酰亚胺聚合物溶液;
步骤S12、将所述步骤S11中的得到的液态蒸馏水、液态碳酸盐缓冲液、细胞悬液和葡萄糖马来酰亚胺聚合物溶液于一锥形离心管中进行配制,得到凝胶前体混合溶液,所述凝胶前体混合溶液的组分含量为:液态蒸馏水0-17.0μL、液态碳酸盐缓冲液2.5μL、细胞悬液5.0μL、葡萄糖马来酰亚胺聚合物溶液2.5-9.0μL,所述细胞悬液为培养基细胞悬液;
步骤S2、制备含有细胞的成分可调控的3D凝胶,具体为:
步骤S21,取出于-80℃温度条件冷冻而呈固态的聚乙二醇多肽混合物交联剂,每200μL固态的聚乙二醇多肽混合物交联剂加蒸馏水188μL进行溶解,溶解时通过漩涡振荡器进行振荡,得到聚乙二醇多肽混合物交联剂溶液,再将聚乙二醇多肽混合物交联剂溶液滴加到96孔的细胞培养板上,所述滴加到96孔的细胞培养板上的聚乙二醇多肽混合物交联剂溶液的量为3.0-13.5μL;
步骤S22,取所述步骤S12得到的凝胶前体混合溶液与步骤S21中细胞培养板上的聚乙二醇多肽混合物交联剂混合,快速吹打2-3次后静置3-5分钟,得到成分可调控的凝胶,所述的吹打的过程采用正位移移液枪和正位移吸头在5秒内完成;
步骤S23,将所述步骤S22得到的成分可调控的凝胶溶液,加培养基至完全覆盖凝胶后,再盖上细胞培养板盖子,放入培养箱中孵育;
步骤S24,两小时后更换培养基,得到成分可调控的3D凝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一种成分可调控的3D凝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可调控的3D凝胶应用于细胞组织培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成分可调控的3D凝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可调控的3D凝胶具体应用于胚胎成纤维细胞组织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培养和成肌纤维细胞组织培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成分可调控的3D凝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胚胎成纤维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培养或成肌纤维细胞组织培养采用的成分可调控的3D凝胶由复合成分可调控的3D凝胶组成,所述复合成分可调控的3D凝胶是由葡萄糖马来酰亚胺聚合物含量不同的两种成分可调控的3D凝胶,紧贴形成结合界面而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成分可调控的3D凝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界面形式为平坦型或曲面型,方向为竖直、水平或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56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