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加速器的真空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4339.0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1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顺;蔺晓建;张喜平;蒙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5/04 | 分类号: | H01J5/04;H01J5/0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速器 真空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加速器的真空管,其包括管体以及间隔地设置在管体的内壁上的多个陶瓷环,在管体的管壁上形成朝向管体的内部突出的突起部,突起部设置在相邻的陶瓷环之间,用于使多个陶瓷环相对固定地设置在管体的内壁上。本发明提供的真空管可以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增强管壁的刚性,并且突起部的存在使管壁从平面结构变为空间结构,提高了真空管的抗变形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真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在加速器存储环中提供超高真空的真空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少束流与残余气体碰撞对束流寿命造成的损失,会使得加速器储存环中保持超高真空环境,通常采用真空管道为加速器提供满足束流寿命的真空环境,而放置于磁场中的真空管需要满足减小磁场涡流效应的条件。
因此,管壁必须采用较薄的不大于1mm的不锈钢薄壁,同时还要尽量不增减磁铁的间隙。但是采用较薄的不大于1mm的不锈钢薄壁在大气负压下不能满足物理和强度的要求。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结构强度稳定可靠的真空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管,该真空管包括:管体以及间隔地设置在管体的内壁上的多个陶瓷环,在管体的管壁上形成朝向管体的内部突出的突起部,突起部设置在相邻的陶瓷环之间,用于使多个陶瓷环相对固定地设置在管体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突起部通过使管体的管壁变形而形成。
进一步地,沿着管体的纵向方向在管体的内壁上间隔地设置多个突起部,其中,每个突起部均位于相邻的陶瓷环之间。
进一步地,沿着管体的周向方向设置两个或更多个突起部,两个或更多个突起部中的每一个在真空管的纵向方向上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地,突起部的形状为矩形、圆形、跑道形、梯形和带状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管体由厚度为0.1mm~1mm的不锈钢板制成,突起部朝向管体的内部突出的高度为0.3mm-1mm。
进一步地,管体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跑道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充分利用陶瓷抗压强度高的特性,将陶瓷环作为薄壁管的骨架支撑,在强磁场和外大气压下陶瓷内衬薄壁不锈钢真空室能满足应用过程中的物理和强度的要求。
2、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安全可靠且费用低。
在不锈钢薄管壁上压制向内突起的定位结构只需要在管道成形模具基础上做小的调整,不需要另外加工模具,模具费用增加很少。模具能够准确保证突起部的形状和突起部的间距,从而保证安装完成后的陶瓷间距的准确和结构强度的稳定可靠。
3、向管壁内突起的突起部能够增加不锈钢薄壁管刚度,而且不用增加新材料,避免引入新气源影响系统真空度。
4、在薄钢板表面压出凹痕,将平面结构变为空间结构,提高了不锈钢板面的抗变形能力,真空管的整体刚度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横截面形状为跑道形的真空管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真空管的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真空管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真空管的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43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