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除尘脱硝脱硫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3447.6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4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郭秋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秋娥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管 脱硝 过滤组件 除尘盒 除尘 室内 输送管组件 废气除尘 脱硫脱硝 支撑组件 出风口 过滤板 水平管 脱硫腔 伸进 脱硫 废气处理效率 风机进风口 固态脱硫剂 出气端口 脱硫腔室 组件包括 分管 脱硝剂 风机 内端 腔室 脱销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废气除尘脱硝脱硫用装置,包括支撑组件、除尘过滤组件、输送管组件以及脱硫脱硝组件;除尘过滤组件设在支撑组件上,除尘过滤组件的第一除尘盒与第二除尘盒内分别横向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输送管组件的风机进风口连接着第一输送管,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除尘盒连通;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着第二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的水平管内端两侧设有两根分管,第二输送管的水平管端部设有U形管;脱硫脱硝组件包括两个箱体,箱体内分别设有脱硫腔室、脱硝腔室,分管的出风口伸进对应的脱硫腔室内,U形管的两侧出气端口分别伸进对应的脱销腔室内。在脱硫腔室内设有固态脱硫剂,在脱硝腔室内设有固态脱硝剂,本发明提高了废气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气环保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废气除尘脱硝脱硫用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以及炼焦厂和炼油厂等及人类生活所带来的生活废气的产生,排放的废气气味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
废气中含有污染物种类很多,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非常复杂,毒性也不尽相同。燃料燃烧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等;因工业生产所用原料和工艺不同,而排放各种不同的有害气体和固体废物,含有各种组分如重金属、盐类、放射性物质;汽车排放的尾气含有铅、苯和酚等碳氢化合物。废气污染大气环境是世界最普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各类生产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气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大量工业废气如果未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大气,必然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工业废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后,长期低浓度或短期高浓度接触可对人体造成伤害,损害人们的健康,因此,设计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废气除尘脱硝脱硫用装置,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废气除尘脱硝脱硫用装置,包括支撑组件、除尘过滤组件、输送管组件以及脱硫脱硝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基板1、伸缩支柱11、升降油缸19,基板1水平设置,基板1底面一端的两侧均纵向连接有所述的伸缩支柱11,所述升降油缸19设在基板1底面另一侧的下方,升降油缸19的伸缩杆与所述的基板1固接;
所述除尘过滤组件包括第一除尘盒13、第二除尘盒15,第一除尘盒13设在基板1顶面上,第一除尘盒13的底部连通有进气管12,所述第二除尘盒15设在第一除尘盒13的上方,第二除尘盒15通过管道与第一除尘盒13连通,第一除尘盒13与第二除尘盒15内分别横向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151;
所述输送管组件包括风机18、第一输送管17、第二输送管3、两根分管21以及U形管22,风机18设在基板1的顶面一侧,风机18的进风口连接着所述第一输送管17的一端,第一输送管1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除尘盒15连通;风机18的出风口连接着所述第二输送管3,第二输送管3为L形管,两根分管21相对连通在第二输送管3的水平管内端两侧,所述U形管22连通设在第二输送管3的水平管端部上,U形管22的两侧出气端口均朝下;
所述脱硫脱硝组件包括两个箱体2,两个箱体2相对固接在基板1的一侧面上,箱体2内分别设有脱硫腔室23、脱硝腔室24,脱硫腔室23,在脱硫腔室23内设有固态脱硫剂,在脱硝腔室24内设有固态脱硝剂,所述两根分管21的出风口分别伸进两个箱体2的脱硫腔室23内,所述U形管22的两侧出气端口分别伸进两个箱体2的脱硝腔室24内。
进一步的,所述两根分管21上均设有第一阀门211,所述第二输送管3的水平管外端部设有第二阀门221。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1的顶面一侧纵向设有立板14,立板14的顶端两侧均横向设有固定杆16,所述第二除尘盒15的顶面上设有两对固接块,两对固接块分别套设在两侧的固定杆1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秋娥,未经郭秋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34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