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氮化碳电致化学发光检测铬含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3169.4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龚静鸣;张诗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N27/26;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乔宇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致化学发光 氮化碳 六价铬 检测 氮化碳材料 待测样品溶液 阴极 电化学检测 定量测定 共反应剂 检测样品 三价铬 电致 构建 总铬 应用 | ||
1.基于氮化碳电致化学发光法检测铬含量的方法,将氮化碳材料制成电级,将电极作为电致化学发光体,加入共反应剂,加入待测样品溶液,进行ECL电化学检测,基于电致化学发光强度与Cr(VI)浓度的关系,检测得到检测样品溶液Cr(VI)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化碳为中空氮化碳或金嫁接的中空氮化碳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反应剂为Na2S2O8,系中共反应剂Na2S2O8的浓度为3-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加氧化剂将溶液中的三价铬转化成六价铬,完成对总铬的测定,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减得到溶液中三价铬的含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将氮化碳材料配成分散液,涂敷到玻碳电极上室温晾干过夜,获得氮化碳/GCE电极,作为电致化学发光体;然后将电极放在含有待测样品的PBS溶液中,加入共反应剂,进行ECL电化学检测,记录电致化学发光强度,基于电致化学发光强度与Cr(VI)浓度的标准关系曲线,检测得到检测样品溶液Cr(VI)的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电致化学发光均在室温下,在含有待测样品的0.1M PBS,pH 7.7溶液中进行;
在ECL电化学检测中,使用标准的三电极体系,以氮化碳/GCE作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作为对电极,在一个固定的扫描速率下,在-1.3-0V进行循环伏安扫描,记录电致化学发光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用的Cr(VI)的检测范围为0.05-7000n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氮化碳和金嫁接的中空氮化碳的制备方法:以SiO2为模板,制备三聚氰胺包裹的二氧化硅纳米球,通过灼烧得到氮化碳包裹的二氧化硅纳米球,然后浸洗去除二氧化硅模板,得到中空氮化碳;进一步地,在中空氮化碳中加入氯金酸前驱体,以化学还原的方法制得金嫁接的中空氮化碳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致化学发光强度与Cr(VI)浓度的标准关系曲线的获得方法:
配制一系列浓度的Cr(VI)溶液:在含有5mM Na2S2O8的0.1M PBS,pH7.7的缓冲溶液中加标法加入不同浓度的Cr(VI)溶液,使其浓度为0.05-7000nM,然后进行ECL电化学检测,分别记录不同浓度(C)下的ECL光强(I);
拟合获得电致化学发光强度与Cr(VI)浓度的标准关系曲线c(x,y)——x为Cr(VI)浓度的对数值,y为电致化学发光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Cr(VI)浓度范围为0.05nM到1nM以及1nM到7000.0nM进行分段拟合,分别得到小浓度段电致化学发光强度与Cr(VI)浓度的标准关系曲线和大浓度段电致化学发光强度与Cr(VI)浓度的标准关系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师范大学,未经华中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31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