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电自动切换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3043.7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8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拓网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南昌丰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7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331899 江西省抚***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电 自动 切换 电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电自动切换电源装置,包括安装板和与安装板相匹配的壳体,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主电源和备用电源,所述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之间设有切换机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两个电磁铁通电后与永磁体之间磁性吸附,并通过电流调节器调节大小,实现永磁铁和移动杆的移动,当主电源出现故障时,电磁铁的磁性吸附永磁体和移动杆往备用电源移动,进而完成电触头与电触端的连接,从而完成从主电源到备用电源的自动切换,靠磁力驱动,切换速度快,避免了传统按压开关的高延时,结构稳定,保证了电能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电自动切换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电量的增加,电力公司发电系统的负荷已无法适应用电户用电量的需要,从而造成电力公司的发电系统常因用电量的过载而跳闸,极易损害电气产品。
目前,工厂和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一般均采用单电源控制,当单电源断电时,设备就不能正常运行,停产停业,还可能造成设备的卡顿卡死,给工厂和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传统采用双电源控制的一般通过按压开关进行切换,按压的延时时间较长,会造成电压暂降和短时断电,易影响电能的质量,适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断电自动切换电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电自动切换电源装置,包括安装板和与安装板相匹配的壳体,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主电源和备用电源,所述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之间设有切换机构。
在上述的一种断电自动切换电源装置中,所述安装板的上侧壁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板的下侧壁开设有两个与第一安装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槽,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槽均大于第一安装槽,所述主电源和备用电源采用倒装,所述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上端均穿过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延伸至安装板的上方,所述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下端均一体成型有挡板,每个所述挡板均与第二安装槽的大小相匹配。
在上述的一种断电自动切换电源装置中,所述安装板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壳体的下侧壁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侧侧壁上设有与滑槽大小位置相匹配的翻边。
在上述的一种断电自动切换电源装置中,所述安装板的另外两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每个所述第三安装槽内均插设有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固定口,每个所述滑槽的内壁上均开设有通口,每个所述通口均与其中一个第三安装槽的内壁连通,每个所述通口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滑槽和第三安装槽的内部并设有弧形头,所述弧形头与固定口的大小相匹配。
在上述的一种断电自动切换电源装置中,每个所述通口的上下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每个所述滑动杆的上下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滑动板,每个所述滑动板均位于限位槽并内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每个所述滑动板与限位槽远离第三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
在上述的一种断电自动切换电源装置中,所述切换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中填充有采用磁轭材料制成的磁轭层,所述连接管内插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均延伸至连接管的外部并连接有电触头,所述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上侧壁均连接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焊接有安装块,每个所述安装块靠近电触头的一侧均安装有与电触头位置相匹配的电触端,两个所述电触端分别与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断电自动切换电源装置中,所述移动杆的外壁上套接有永磁体,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内壁上均安装有电磁铁,所述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分别通过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其中一个电磁铁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断电自动切换电源装置中,两个所述第二导线分别与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上安装有电流调节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断电自动切换电源装置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拓网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拓网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30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