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面碰撞座椅主动式溃缩自锁止装置及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2925.1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9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强;张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27 | 分类号: | B60N2/427;B60N2/42;B60N2/9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贾允;肖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面 碰撞 座椅 主动 式溃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面碰撞座椅主动式溃缩自锁止装置及座椅。该主动式溃缩自锁止装置包括滑动锁止机构、套筒和电子点爆装置,电子点爆装置设置在滑动锁止机构的内部,套筒套设在滑动锁止机构的外部且通过限位件与滑动锁止机构固定连接,滑动锁止机构的一端与座椅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身固定连接;电子点爆装置用于在点爆时推动滑动锁止机构切断限位件,使滑动锁止机构沿着套筒向下滑动;滑动锁止机构用于在电子点爆装置的推动下带动座椅向下运动,并用于在座椅向下运动预定距离时锁止座椅。该座椅的底部设置有如上述所述的侧面碰撞座椅主动式溃缩自锁止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够有效降低侧面碰撞对人体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面碰撞座椅主动式溃缩自锁止装置及座椅。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安全,环保和节能。其中,和人们生命财产有着直接关系的是汽车安全。汽车安全性的研究通常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两大类。主动安全性指交通事故发生之前采取安全性措施。尽可能避免事故发生。被动安全性指事故发生时,利用汽车结构设计以及被动安全性装置,尽可能减轻驾驶员、乘员及车外行人受伤害程度。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及车速提高,汽车碰撞事故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在全球各国家汽车侧面碰撞造成伤亡事故也比较频繁,特别在中国城市道路交叉路口以平面交叉为主,统计表明1998年汽车侧面碰撞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占整个交通事故的31.65%,严重受伤人数占30.15%,这两项指标都超过了正面碰撞事故相应的数据,由此可见,侧面碰撞在我国发生频次较高,造成严重伤亡人数较多。因此,实施侧面碰撞标准是必然趋势。在侧面碰撞时由于汽车侧面不像汽车正面有很大的吸能区域,所以一旦发生侧面碰撞就会造成严重。
侧面碰撞对人体伤害优化一直是难于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侧面碰撞优化主要是门内饰造型以及侧面气囊的优化,门内饰造型以及侧面气囊的优化导致整体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且效果比较单一,并不明显,不能很好地降低侧面碰撞导致的车门侵入对人体的伤害。
综上,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且能够有效降低侧面碰撞对人体伤害的侧面碰撞座椅主动式自锁止装置,显得格外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面碰撞座椅主动式溃缩自锁止装置及座椅,旨在解决侧面碰撞对人体伤害优化的问题,降低侧面碰撞对人体的伤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侧面碰撞座椅主动式溃缩自锁止装置,所述主动式溃缩自锁止装置设置在座椅的底部,其包括滑动锁止机构、套筒和电子点爆装置,所述电子点爆装置设置在所述滑动锁止机构的内部,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滑动锁止机构的外部且通过限位件与所述滑动锁止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锁止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座椅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身固定连接;
所述电子点爆装置,用于在发生侧面碰撞时点爆,并用于在点爆时推动所述滑动锁止机构切断所述限位件,使所述滑动锁止机构沿着所述套筒向下滑动;
所述滑动锁止机构,用于在所述电子点爆装置的推动下带动所述座椅向下运动,并用于在所述座椅向下运动预定距离时,锁止所述座椅。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锁止机构包括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活动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滑动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活动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活动部与所述第二活动部相互重叠后形成一封闭的爆炸腔,所述电子点爆装置设置在所述爆炸腔内;
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活动部的端部与所述座椅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二活动部的端部与车身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部通过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侧部通过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29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座椅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挥鞭伤的座椅装置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