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散料吸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2813.6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4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高德勇;陶志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吕波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散料吸运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智能散料吸运系统,包括载货架和吸料装置;所述载货架装载在运输车的车顶,所述载货架内装载有若干储料系统,所述载货架左侧配置有吸料装置,所述吸料装置通过承力基座立于地表,所述承力基座上端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上端套装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顶端与送料套管活动连接,所述送料套管前端套装的伸缩通管上安装有垂直吸管。本发明在垂直吸管上添置了电磁铁,这样能够快速有效的进行吸料对位。在吸料的过程中,储料系统可通过重力警示器发出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储料罐内部的粒料的存量是否充足。同时为了配合垂直吸管吸料,在储料罐底部安装了推料转盘,并通过推料转盘将剩余的粒料向上推顶,以供垂直吸管吸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散料吸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粮食的运输上,多采用袋装运输、人工装卸,其装卸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距离短、包装成本高,大大增高了成本。一方面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属于小散户种植和小规模收购,不利于现有技术的扒粮机、皮带输送机、装载机等机械作业;另一方面现在青壮年从事装卸行业的越来越少,而装卸费用也越来越高,因此经常会发生运输车不能及时找到装卸工的情况,给运输车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一项关于一种粉料运输车的发明,该发明的授权公众号为:CN 102491017 A。,包括至少一个料仓,所述料仓由透气部件分为物料室和气室,所述物料室位于所述气室上方,所述透气部件上方具有吸料口,所述气室被隔板分为大气室和小气室,所述小气室位于所述吸料口下方,所述大气室和所述小气室均具有进气管。所述小气室的进气管在卸料即将完毕时开启,能够使所述小气室内气流和气压增大,进而使得所述小气室上方所述吸料口附近的残余粉料易于流态化,可以避免所述气室内出现气流不均匀的现象,易于使残余粉料流态化,所述粉料运输车卸料后具有很少的物料残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控制和快速吸料的智能散料吸运系统。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散料吸运系统,包括载货架和吸料装置;所述载货架装载在运输车的车顶,所述载货架内装载有若干储料系统,所述载货架左侧配置有吸料装置,所述吸料装置通过承力基座立于地表,所述承力基座上端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上端套装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顶端与送料套管活动连接,所述送料套管前端套装的伸缩通管上安装有垂直吸管。
进一步,所述从动杆侧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安装有两根变向摆杆,所述变向摆杆以从动杆杆臂为基点并与送料套管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电缆与垂直吸管电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储料系统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与运输车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上端分别安装有四根立柱,所述立柱上端与承重板接触,所述立柱与承重板之间添设有弹簧,所述立柱底部与重力警示器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底座顶端还安装有一根螺旋推杆,所述螺旋推杆穿过储料罐并与其内部的推料转盘传动连接,所述螺旋推杆与承重板底部的轴承座间隙配合,所述推料转盘外圈焊接有防漏边,所述推料转盘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根打料轴,所述打料轴以推料转盘的中心延伸至防漏边。
更进一步,所述储料罐顶部开设有磁性接头,所述磁性接头与垂直吸管上套装的定位电磁铁对应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智能散料吸运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从结构上来看,本发明在垂直吸管上添置了电磁铁,这样能够快速有效的进行吸料对位。在吸料的过程中,储料系统可通过重力警示器发出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储料罐内部的粒料的存量是否充足。同时为了配合垂直吸管吸料,在储料罐底部安装了推料转盘,并通过推料转盘将剩余的粒料向上推顶,以供垂直吸管吸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散料吸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2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兼容多尺寸的抓取机构
- 下一篇:自动化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