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出风口装置及其杀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02700.6 | 申请日: | 2018-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3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星;陈世楠;郭焱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优净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9/00 | 分类号: | A61L9/00;A61L101/02;A61L101/24;A61L101/26 |
| 代理公司: | 泉州汇智兴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7 | 代理人: | 张永 |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体外壳 抗菌 增压结构 集风 出风口装置 风结构 出风口 阻挡 杀菌 进风口 杀菌效果 覆盖 停留 | ||
1.一种抗菌出风口装置,包括主体外壳,所述的主体外壳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上设有集风增压结构,所述的集风增压结构与进风口相连接;所述的主体外壳靠近出风口的位置设有阻挡风结构,所述的阻挡风结构与集风增压结构相连接;所述的主体外壳内覆盖有抗菌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铝包括铝合金本体,铝合金本体的表面形成有多孔氧化铝膜,多孔氧化铝膜的孔道中沉积有抗菌金属,当空气与抗菌金属接触时,抗菌金属用于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金属的粒径为20-50纳米,所述抗菌金属包括银、氧化银、铜以及氧化铜,其中银元素和铜元素的质量比为6-7:2-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风增压结构包括设置在主体外壳上的锥形导向面,所述的锥形导向面限制主体外壳内部空间形成锥形导向风道,所述锥形导向风道的出口正对主体外壳上的出风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风增压结构还包括设于锥形导向风道出口的涡轮增压装置,所述的涡轮增压装置对锥形导向风道增压的气流进行进一步增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外壳分为前部外壳及后部外壳,所述的前部外壳可拆卸的设置在后部外壳前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部外壳插接于后部外壳前端。
8.如权利要求6或7任一所述的抗菌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部外壳顶部设有插槽,前部外壳内壁对应插槽的位置设有上下对应的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由两块限位块并排排列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菌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挡风结构包括多个滤网片,所述的滤网片通过插槽及定位槽固定在前部外壳前端,所述的滤网片上设有出风孔,相邻的两片滤网片上的出风孔交错布置。
10.一种抗菌出风口装置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集风增压,在主体外壳上的进风口进风量及进风风速不变的情况下,集风增压结构对流入主体外壳内部的气流进行增压;
步骤二,形成旋流,集风增压结构增压产生的高压气流在主体外壳上的出风口受阻挡风结构阻挡,气流撞击阻挡风结构产生旋流,该旋流使部分气流在主体外壳内部循环流动,延长气流在主体外壳内部的停留时间;
步骤三,杀菌处理,主体外壳内覆盖的抗菌铝对主体外壳内部流动的气流进行杀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优净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优净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27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