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地热井的高导热水泥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2425.8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0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召平;宋先知;李瑞霞;李根生;王培义;郑睿;荣海波;张逸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新星(北京)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9K8/46 |
代理公司: | 11218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粉 水泥浆 高导热 水泥 地热资源开发 地热资源 导热系数 固井施工 油井水泥 地热井 环保性 重量份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热井的高导热水泥浆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数计,该高导热水泥浆包括:水泥、石墨粉和水,其中,相对于100份的水泥,所述石墨粉为5‑20份、所述水为44‑50份。本发明通过在传统油井水泥中添加石墨粉,在满足固井施工的同时可以提高水泥的导热系数,提高对地热资源的开采效率,适用于地热资源开发技术领域,且稳定性好,成本较低,环保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热资源开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地热井的高导热水泥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是粉状水硬性无机凝胶材料,加水搅拌后能形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应用在固井工程中。
地热能大部分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性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还有一小部分能量来自太阳,大约占总的地热能的5%,表面地热能大部分来自太阳。地下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其储量比人们所利用能量的总量多很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它不但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而且如果热量提取速度不超过补充的速度,热能是可再生的。
地热能源是21世纪大力推广的绿色能源,中国是世界上地热资源储量较大的国家之一,尤其是中低温地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对于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形势,改变能源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地热井热储埋藏较深,在钻井开采地热资源过程中,使用高导热系数的导热水泥是提高取热效率的有效方法,因此急需研制一种高导热的油井水泥,在满足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提高取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导热的油井水泥,利用高导热的油井水泥进行钻井开采地热资源,在满足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提高取热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地热井的高导热水泥浆,以重量份数计,该高导热水泥浆包括:水泥、石墨粉和水,其中,相对于100份的水泥,所述石墨粉为5-20份、所述水为44-50份。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地热井的高导热水泥浆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
(1)将水泥和石墨粉混合均匀,得到粉料;
(2)将所述粉料与水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用于地热井的高导热水泥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用于地热井的高导热水泥浆,由水泥、石墨粉、水复配而成,具有体系稳定、导热系数高的优点,在满足固井施工的同时提高了取热效率,适用于地热资源开发技术领域;
(2)本发明的用于地热井的高导热水泥浆的制备方法,是先将水泥、石墨粉混合成粉料,再将粉料与水混合后搅拌制成,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在施工现场现配现用,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地热井的高导热水泥浆,以重量份数计,该高导热水泥浆包括:水泥、石墨粉和水,其中,相对于100份的水泥,所述石墨粉为5-20份、所述水为44-5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新星(北京)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新星(北京)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24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