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炭/炭复合改性基体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1977.7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4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冉丽萍;孙泽旭;周哲;易茂中;葛毅成;彭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C04B4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410083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蚀 制备工艺 热解碳 复合改性 基体材料 氧乙炔焰 复合材料 预处理 质量百分比 热处理 高温处理 工艺步骤 混合粉末 纤维骨架 性能考核 应力缓解 真空碳管 成型件 炭纤维 改性 坯体 熔渗 填充 制备 包围 | ||
1.一种炭/炭复合改性基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炭纤维层(1)、热解炭层(2)、SiC层(3)和ZrC层(4),其中,上述热解炭层(2)覆盖在炭纤维层(1)的表面,SiC层(3)覆盖在热解炭层(2)表面,ZrC层(4)覆盖在SiC层(3)表面;上述热解炭层(2)缓解炭纤维(1)和SiC层(3)之间的热应力,SiC层(3)缓解热解炭层(2)和ZrC层(4)之间热应力,使热解炭层(2)、SiC层(3)和ZrC层(4)在烧蚀环境中不脱落;上述热解炭层(2)、SiC层(3)和ZrC层(4)包含元素:Zr、Si及C,且质量百分比组成为:80~95%Zr粉,5~20%Si粉和0~5%C粉。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炭复合改性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熔渗剂的制备:按质量分数分别称取80~95%Zr粉,5~20%Si粉和0~5%C粉,再采用转速200~250r/min球磨1~3h制成熔渗剂;
(b)炭纤维/热解碳/SiC/ZrC复合材料的制备:将步骤(a)中的熔渗剂完全覆盖C/C基体后放入石墨坩埚内,然后将石墨坩埚放入真空炉中,通入流量为500~600ml/min的保护性气体,以7.5~12.5℃/min的升温速度将炉温升至1800~2000℃,保温1~3h,随后以7~10℃/min的降温速度将炉温降至1000~1200℃,关闭电源自然降温至室温,在C/C基体材料内部形成具有炭纤维/热解碳/SiC/ZrC梯度结构的抗烧蚀碳碳复合材料;
(c)炭纤维/热解碳/SiC/ZrC复合材料内部组织应力缓解:将步骤(b)中制备得到的炭纤维/热解碳/SiC/ZrC复合材料放入高温炉内,以7~10℃/min的升温速度将炉温升至1500~1800℃,保温1~3h,随随炉冷却关闭电源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样品;
(d)采用氧-乙炔焰烧蚀仪进行烧蚀性能测试:将步骤c中的样品放置于装有冷却系统的载物台上,采用烧蚀枪喷嘴直径为2mm,试样初始表面距火焰喷嘴的距离为9.8~10.2mm,火焰烧蚀角度为90°进行烧蚀性能测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炭/炭复合改性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中具体的氧乙炔焰烧烛实验参数为:O2流量1512L/h,C2H2流量1116L/h,O2气压力0.4Mpa,C2H2气压力0.09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19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