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效PBT改性塑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01862.8 | 申请日: | 2018-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杰 |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27/18;C08K13/04;C08K7/20;C08K7/28;C08K7/14;C08K3/38;C08K3/34;C08K5/151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塑料 多效 制备 无卤阻燃剂 空心玻璃微珠 无碱玻璃纤维 制备技术领域 聚四氟乙烯 缩水甘油酯 玻璃微珠 导电系数 导热填料 低温改质 环保要求 介电常数 物理性能 制备过程 抗氧剂 增韧剂 重量份 矾土 改性 拉伸 母粒 无磷 无卤 防火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效PBT改性塑料及制备方法,为改性塑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的多效PBT改性塑料包含以下重量份成分:PBT 58份、聚四氟乙烯18份、玻璃微珠母粒10份、矾土3份、抗氧剂2份、导热填料10份、无卤阻燃剂2份、无碱玻璃纤维4份、低温改质增韧剂4份、酸缩水甘油酯10份。以PBT为载体,在制备过程中加入空心玻璃微珠,降低了PBT材料的密度、介电常数和导电系数,且采用无卤阻燃剂,制备的PBT材料防火度和物理性能均有提高,且达到无卤无磷的环保要求的高性能环保改性PBT,符合产业利用;且制成的PBT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均有所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效PBT改性塑料及制备方法,具体为改性塑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英文名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简称PBT)为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结晶型热塑性聚酯。其具有优异的电性能、高耐热性、韧性、耐疲劳性,自润滑、低摩擦系数,耐候性、吸水率低,在潮湿环境中仍保持各种物性(包括电性能),且成型性良好,故作为工程塑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部件。随着高分子阻燃材料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具有多重阻燃效用(气相、凝聚相阻燃)、高效、低烟、低毒的新型绿色阻燃剂合成和阻燃技术的研究已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卤代阻燃体系将被利用高新阻燃技术进一步改性以适应现代环保要求,否则将会在不远的将来惨遭淘汰;而非卤代阻燃体系纳米型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磷系阻燃剂、超细氢氧化镁阻燃剂、无机硼系阻燃剂、有机硼系阻燃剂和有机硅系阻燃剂的开发与应用成为2l世纪阻燃剂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符合产业利用的高性能环保改性PBT。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效PBT改性塑料及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效PBT改性塑料包含以下重量份成分:PBT 55-60份、聚四氟乙烯15-20份、玻璃微珠母粒6-12份、矾土2-5份、抗氧剂2-3份、导热填料8-12份、无卤阻燃剂1-3份、无碱玻璃纤维2-6份、低温改质增韧剂2-5份、酸缩水甘油酯8-12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多效PBT改性塑料包含以下重量份成分:PBT58份、聚四氟乙烯18份、玻璃微珠母粒10份、矾土3份、抗氧剂2份、导热填料10份、无卤阻燃剂2份、无碱玻璃纤维4份、低温改质增韧剂4份、酸缩水甘油酯10份。
作为优选,所述无卤阻燃剂为磷氮系无卤阻燃剂。
作为优选,所述的低温改质增韧剂为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酸酯或杜邦公司橡胶。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热填料为氮化硼或碳化硅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一种多效PBT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步骤一、干燥,首先按照重量份配比称取原料,称取PBT放入干燥机中,在100℃-120℃干燥2-4h,得到干燥的PBT树脂备用;
步骤二、称取无碱玻璃纤维放入干燥机中,在95-100℃下干燥2-4h,得到干燥的无碱玻璃纤维备用;
步骤三、混合、将聚四氟乙烯、玻璃微珠母粒、矾土、抗氧剂、导热填料、无卤阻燃剂、低温改质增韧剂、酸缩水甘油酯依次加入高混机中,再加入步骤一干燥的PBT树脂和步骤二干燥的无碱玻璃纤维在转速为400-500转/min、温度为150℃-170℃条件下混合25-30min,得到混合物;
步骤四、成型:将步骤三得到的混合物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熔融共混的转速为200-300转/min,熔融共混的熔体压力为5MPa-10MPpa,最后共混料从双螺杆挤出机出口挤出,然后依次经冷却成型和切割制备成改性PBT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杰,未经杨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18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增强热塑性聚酯
- 下一篇:一种PB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