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1128.1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0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管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炜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齿轮 齿条 啮合 轴承检测装置 电机固定 轴承 检测 电机 长方体板状结构 电动机输出轴 减速器输出轴 减速器输入轴 稳固 底板上表面 固定电动机 工作性能 检测分析 控制逻辑 线性位移 压敏电阻 轴承转动 齿轮轴 检测箱 联轴器 底槽 探杆 焊接 转动 保证 | ||
1.一种轴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轴承检测装置包括有底板(9),呈长方体板状结构的底板(9)上表面设置有电机固定底板(17),电机固定底板(17)上焊接设置有电机稳固片(2),通过电机稳固片(2)固定电动机(3)以保证其可以稳定工作;电动机输出轴(18)通过联轴器(19)与减速器输入轴(20)相互连接,减速器输出轴(15)上设置有第一齿轮(16),第一齿轮(16)与齿条(10)相啮合,齿条(10)在底板(9)上设置的底槽(58)中进行线性位移,齿条(10)的另一侧与第二齿轮(32)相啮合,第二齿轮(32)的转动通过齿轮轴(31)带动待检测轴承(42)转动,通过检测探杆(43)、压敏电阻(52)、检测箱(8)检测分析待检测轴承(42)的工作性能;
所述的底板(9)的上侧布置有电动机(3),电动机3通过电机稳固片(2)固定以保证其工作时候的稳定性,电机稳固片(2)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在电机固定底板(17)的顶部,电机固定底板(17)呈长方体板状结构,电机固定底板(17)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四个通孔,第一系列螺栓组(4)穿过电机固定底板(17)的四个通孔与底板(9)的上侧的四个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进而实现电机固定底板(17)与底板(9)在准确位置的有效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动机(3)的输出端即电动机输出轴(18)通过联轴器(19)与减速器输入轴(20)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的底板(9)的上侧布置有减速器(59),减速器(59)通过减速器稳固片(14)固定以保证其工作时候的稳定性,减速器稳固片(14)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在减速器固定底板(23)的顶部,减速器固定底板(23)呈长方体板状结构,减速器固定底板(23)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四个通孔,第二系列螺栓组(22)穿过减速器固定底板(23)的四个通孔与底板(9)的上侧的四个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进而实现减速器固定底板(23)与底板(9)在准确位置的有效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减速器输出轴(15)的端部焊接固定有第一齿轮(16);
所述的第一齿轮(16)与齿条(10)相互啮合,齿条(10)的底部与底板(9)的上侧设置的底槽(58)进行配合;
齿条(10)的另一端与第二齿轮(32)相互啮合,齿条(10)的线性位移运动进一步地转化为第二齿轮(32)的旋转运动,第二齿轮(32)的宽度尺寸大于齿条(10)的宽度尺寸,第二齿轮(32)可以在与齿条(10)啮合传动的同时沿着第二齿轮(32)的轴心方向进行较小幅度的线性位移;
第二齿轮(32)通过焊接固定在齿轮轴(31)的中部,第二齿轮(32)的回转轴线与齿轮轴(31)的回转轴线相互重合;
所述的齿轮轴(31)的端部设置有动作块(37),动作块(37)的顶部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齿轮轴(31)端部,动作块(37)的底部设置有凹槽,限位条(11)与动作块(37)底部的凹槽相配合,在限位条(11)的约束下,动作块(37)只能沿着限位条(11)的方向位移;
限位条(11)的底部设有螺纹口,通过与紧固螺栓(38)的螺纹连接将连接架(39)固定在限位条(11)的底部;
连接架(39)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电动缸(34)的输出端即动作杆(33);
所述的底板(9)的上侧布置有电动缸(34),电动缸(34)通过电动缸稳固片(35)固定以保证其工作时候的稳定性,电动缸稳固片(35)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在电动缸固定底板(12)的顶部,电动缸固定底板(12)呈长方体板状结构,电动缸固定底板(12)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四个通孔,第六系列螺栓组(13)穿过电动缸固定底板(12)的四个通孔与底板(9)的上侧的四个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进而实现电动缸固定底板(12)与底板(9)在准确位置的有效固定连接;
齿轮轴(31)的另一侧端部设置有前锥(44),前锥(44)伸入到膨胀管(41)中,膨胀管(41)的另一侧设置有后锥(40),后锥(40)通过焊接固定在后支撑板(5)上。
所述的底板(9)的上侧布置有后支撑板(5),后支撑板(5)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在后支撑固定底板(24)的顶部,后支撑固定底板(24)呈长方体板状结构,后支撑固定底板(24)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四个通孔,第三系列螺栓组(25)穿过后支撑固定底板(24)的四个通孔与底板(9)的上侧的四个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进而实现后支撑固定底板(24)与底板(9)在准确位置的有效固定连接;
膨胀管(41)的径部与待检测轴承(42)的内侧相接触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炜,未经管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11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