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0438.1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9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利;许永锋;熊美兵;冯明坤;赵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65;F24F11/84;F24F1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系统 电子膨胀阀 室内机 开度 冷媒 冷媒循环量 室内换热器 空调 高效节能 温度调节 制热模式 压缩机 减小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其中,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制热模式下压缩机运行预定时间后,判断第一冷媒系数是否位于第一下限阈值和第一上限阈值之间;如果第一冷媒系数位于第一下限阈值和第一上限阈值之间,则根据室内换热器的管路温度调节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适时地改变冷媒循环量;如果第一冷媒系数大于第一上限阈值,则增大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否则减小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使空调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的冷媒循环量,保证空调系统以更加高效节能的方式运行,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背景技术
为了使空调系统向更好的节能、高效运行的方向发展,相关技术中,高端的空调相对于底端的空调具有更好的能耗和运行表现,一方面是通过硬件的提升来实现的,但是高端空调的成本较高。还有的通过空调的控制逻辑实现空调系统更为节能和高效运行。
但是,存在以下共性缺点:空调系统的控制逻辑,不能根据机组的运行特性,使空调系统时刻处于高效运行的状态,导致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得不到有效发挥,进而影响整个空调系统的机组的实际运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该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冷媒系数合理地调节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使空调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的冷媒循环量,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换热效率和运行的可靠性,保证空调系统以更加高效节能的方式运行,提升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热模式下压缩机运行预定时间后,判断第一冷媒系数是否位于第一下限阈值和第一上限阈值之间;如果所述第一冷媒系数位于所述第一下限阈值和所述第一上限阈值之间,则根据室内换热器的管路温度调节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适时地改变冷媒循环量;如果所述第一冷媒系数大于所述第一上限阈值,则增大所述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如果所述第一冷媒系数小于所述第一下限阈值,则减小所述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冷媒系数合理地调节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使空调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的冷媒循环量,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换热效率和运行的可靠性,保证空调系统以更加高效节能的方式运行,提升使用体验。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冷媒系数为:(室内换热器的出口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室内换热器的管路温度)/(室内换热器的出口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室内环境温度);或者,(室内换热器的入口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室内换热器的管路温度)/(室内换热器的入口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室内环境温度);或者,(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室内换热器的管路温度)/(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室内环境温度)。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如果所述第一冷媒系数大于所述第一上限阈值,则增大所述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包括:如果所述第一冷媒系数大于所述第一上限阈值,则以预定的间隔时间逐渐增大所述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如果所述第一冷媒系数小于所述第一下限阈值,以所述预定的间隔时间逐渐减小所述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制热模式下压缩机运行时间小于所述预定时间时,根据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管路温度调节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适时地改变冷媒循环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04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