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僵菌蛋白酶Pr1C及其基因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9450.5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2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君;郭隆隆;郝昆;杜桂林;农向群;涂雄兵;张泽华;曹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9/58 | 分类号: | C12N9/58;C12N15/57;A01N63/04;A01N47/44;A01P7/04 |
代理公司: | 11318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宇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僵菌 蛋白酶 蝗虫 基因 蛋白 基因克隆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 胞外蛋白酶 功能验证 毒力 饲喂 应用 发现 | ||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绿僵菌蛋白酶Pr1C及其基因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得到了绿僵菌胞外蛋白酶Pr1C基因,并表达获得了Pr1C蛋白,通过人工饲喂蝗虫的方法对该蛋白进行了功能验证,发现蛋白酶Pr1C能够明显增加绿僵菌毒力,促进绿僵菌杀灭蝗虫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绿僵菌蛋白酶Pr1C及其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蝗虫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害虫,它具有种类多、危害严重、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常造成重大损失。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增加,高密度蝗群时有出现,远距离迁飞风险加剧,严重威胁我国农业主产区的粮食生产。现有病虫害防治多以应急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对病虫害防治过分依赖化学农药,导致污染环境,因而亟需开发新型绿色无公害防治害虫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蝗虫病害防治方法中存在的依赖化学农药、不能提前预防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僵菌蛋白酶Pr1C,其能够显著增加绿僵菌的毒力,提高绿僵菌杀灭蝗虫的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僵菌蛋白酶Pr1C。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编码上述绿僵菌蛋白酶Pr1C的基因。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含有编码上述绿僵菌蛋白酶Pr1C的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含有编码上述绿僵菌蛋白酶Pr1C的基因的重组菌株。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绿僵菌蛋白酶Pr1C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绿僵菌蛋白酶Pr1C的用途。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绿僵菌蛋白酶Pr1C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上述绿僵菌蛋白酶Pr1C的氨基酸总数为708,重均分子量为75036。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编码上述绿僵菌蛋白酶Pr1C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如SEQ ID NO:2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包含编码上述绿僵菌蛋白酶Pr1C的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优选此载体为pET-Pr1C质粒。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包含编码上述绿僵菌蛋白酶Pr1C的基因的重组菌株,该菌株优选为大肠杆菌。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制备绿僵菌蛋白酶Pr1C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包含编码上述绿僵菌蛋白酶Pr1C基因插入表达载体;
(2)用包含编码绿僵菌蛋白酶Pr1C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宿主细胞;
(3)培养宿主细胞,诱导绿僵菌蛋白酶Pr1C表达。
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昆虫病原真菌,它能够寄生于多种害虫并通过体表侵入寄主害虫体内,在害虫体内不断增殖,消耗营养、机械穿透、产生毒素,并不断在害虫种群中传播,使害虫致死。绿僵菌具有一定的专一性,对人畜无害,同时还具有不污染环境、害虫不会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利用其开发微生物杀虫制剂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然而,在绿僵菌的实际应用中,其见效时间长、受环境影响大。
根据本发明的绿僵菌胞外蛋白酶Pr1C能够作用于昆虫表皮中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羧基,降解蛋白质,通过与绿僵菌联合人工饲喂蝗虫,产生协同作用,提高绿僵菌杀灭蝗虫的效率,能够明显增加绿僵菌毒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94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