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MD3及其突变在BAVM诊治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8830.7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坤;杨新健;吴南;赵森;吴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47 | 分类号: | C07K14/47;C12N15/12;C12Q1/6883;A01K67/027;G01N33/68;A61K45/00;A61P25/00;A61P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朱萍;孟祥斌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md3 及其 突变 bavm 诊治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LEMD3及其突变在BAVM诊治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MD3基因新突变c.2636CG,和相对应的蛋白突变p.Thr879Ser;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上述基因及其突变在BAVM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BAVM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LEMD3及其突变在BAVM诊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脑动静脉畸形(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BAVM)是一种先天性局部脑血管发育异常、后天不断发展所形成的血管团,是颅内最常见的血管畸形之一。其组织学特点是:紊乱的血管团内有动静脉的直接沟通,其内部可有脑组织,其周围为畸形团周围扩张的毛细血管网。虽然BAVM的患病率仅为0.14%,但年轻人中与创伤无关的中风和颅内出血有2%的病因为BAVM。研究中发现,未经治疗的BAVM出血的可能性以每年3%~5%递增,而未经治疗的BAVM破裂出血的死亡率是0.7%~1%(M.A.Weber,et al,(2014)Cerebral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Results of the ARUBA study.Der Radiologe243,6d7.)。
临床上常应用Spetzler-Martin评分表对BAVM进行分级,该分级是基于畸形团的大小、静脉引流的模式(浅静脉或深静脉引流)及畸形团所在的位置(是否临近重要脑功能区)进行,共分为I-V级,另有独立的第VI级(指无法手术的病变,切除将不可避免地造成残疾性损害或死亡)。该分级越高,手术切除的难度及风险越大。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BAVM的诊断率大大提高。而手术切除、介入及放射治疗手段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但高Spetzler-Martin级别的BAVM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较高的致死、致残率。为此,BAVM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近年来,BAVM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并为揭示BAVM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越来越多的证据。
目前的研究表明,BAVM的形成可能是在先天性异常血管或基因缺陷存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因素(创伤、缺血、炎症、局部静脉高压等)引发获得性血管新生及重塑,最终造成紊乱的局灶性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紊乱的血管结构(A.S.Achrol et al.,(2006)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238GA promoter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increased risk of new hemorrhage in the natural course of patients with brain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Stroke;a journal of cerebral circulation37,231.)。这种机制被认为是BAVM病理生理学改变的关键步骤。对于先天因素即基因水平的研究,目前进展缓慢,研究与BAVM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具有对于BAVM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与BAVM相关的基因、基因突变以及蛋白突变体。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与BAVM相关的基因、基因突变以及突变体在BAVM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BAVM的斑马鱼模型及其构建方法,以及在该模型在筛选治疗BAVM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突变的LEMD3蛋白,与SEQ ID NO.1相比,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突变p.Thr879Ser。
具体的,所述突变的LEMD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突变的LEMD3蛋白的核苷酸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8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