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坦克地雷拆解方法及拆解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8317.8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1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杜木伟;黄贵何;赵晓丽;文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航天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3/06 | 分类号: | F42B3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雷 拆解 拆解线 环形沟槽 外壳壁厚 切割 坦克 炸药 布局方式 拆解效率 分解单元 根部形成 挤压方式 切割单元 设备配置 旋转切割 振动方式 自动拆解 成壳体 分界线 倒药 地壳 壳体 外周 裂缝 挤压 残留 分解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坦克地雷拆解方法及拆解线,拆解方法包括外壳切割:采用旋转切割方式在地雷外壳外周切割出一环形沟槽,沟槽深度小于外壳壁厚;外壳挤压:通过挤压方式在所述环形沟槽根部形成贯穿外壳壁厚的裂缝,使地雷外壳分解成壳体和地雷盖两部分;外壳分离:以形沟槽为分界线,通过拉拽使地壳体和地雷盖分离;倒炸药:分别将分离后残留于壳体和地雷盖内的炸药采用振动方式抖出。拆解线包括外壳切割单元、外壳分解单元和振动倒药单元;以分别为拆解方法提供设施保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拆解方法能够实现地雷的自动拆解,其拆解效率高、安全性好,拆解成本低。拆解线通过合理设备配置实现相应功能,以及合理的布局方式形成紧凑型的拆解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危险物品拆解销毁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防坦克地雷拆解方法及拆解线。
背景技术
防坦克地雷作为工兵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储备数量大、品种多,经过长期储存其可靠性、安全性下降,对社会造成巨大安全威胁,因此必须对废旧地雷进行妥善的销毁处置。
废旧地雷的传统销毁方法主要有爆炸法、燃烧法、化学分解法和人工拆分法等,这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比如爆炸法和燃烧法,虽然操作简单、销毁速度快,但危险性大、污染环境且资源不能回收利用;化学分解法如深井掩埋、深海倾倒等对场地条件要求高且容易留下安全隐患;人工拆分法虽能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但人力成本高、拆解速度慢,操作现场对人身存在安全威胁,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防坦克地雷实现自动拆解的拆解方法和拆解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坦克地雷拆解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切割在壳体外周形成环槽,再通过挤压在环槽根部形成贯穿性裂缝,分离壳体和地雷盖后,采用振动方式倒出炸药。该方法可通过相应设备和现有的工业控制方法实现地雷的自动拆解,其拆解效率高、安全性好,拆解成本低。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实现前述方法的拆解线,该拆解线通过合理设备配置实现相应功能,并通过合理的布局方式形成紧凑型的拆解线结构。
为实现第一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坦克地雷拆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外壳切割:采用旋转切割方式在地雷外壳外周切割出一环形沟槽,沟槽深度小于外壳壁厚;
第二步,外壳挤压:通过挤压方式在所述环形沟槽根部形成贯穿外壳壁厚的裂缝,使地雷外壳分解成壳体和地雷盖两部分;
第三步,外壳分离:以环形沟槽为分界线,通过拉拽使壳体和地雷盖分离;
第四步,倒炸药:分别将分离后残留于壳体和地雷盖内的炸药采用振动方式抖出。
采用前述方案的本发明防坦克地雷拆解方法,通过依次进行的切环形沟槽、挤压、分离外壳和振动倒药,以完成地雷拆解,地雷拆解后可分别对炸药、地雷壳体和地雷盖进行集中储藏或回收处理。该方法可通过相应设备和现有的工业控制方法实现地雷的自动拆解,其拆解效率高、安全性好,拆解成本低。特别是在切割环槽时,在外壳上保留一定的厚度,以消除切割刀具接触炸药,消除因切割火花而导致炸药爆炸的安全隐患,确保拆解安全;另外,通过挤压方式在环槽根部形成贯穿性裂缝,以利用挤压的低运行速度和无冲击的特性,从两个方面确保了拆解的安全性。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步的外壳切割步骤中,切割形成的环形沟槽断面为V形。以利用V断面根部的应力集中结构,更加快捷、省力的形成裂缝。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第二步的外壳分解步骤中,采用剪切挤压环形沟槽的方式进行。利用液压挤压扩张裂纹的方式,进一步确保裂缝快速形成,降低挤压力度,确保挤压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航天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航天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8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