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线端子钻攻自动上下料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97669.1 | 申请日: | 2018-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0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华勇 | 
| 主分类号: | B23Q7/14 | 分类号: | B23Q7/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52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槽孔 夹具装置 过渡板 振动盘出口 固定板 振动盘 自动上下料装置 推杆 接线端子 数控钻床 压紧气缸 压紧板 弹簧 固连 移动气缸 移动板 攻丝 毛坯 数控 正对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钻攻自动上下料装置。该装置包括振动盘、夹具装置一、过渡板、夹具装置二和机架;所述的振动盘固连在机架上,振动盘上有振动盘出口;所述的夹具装置一包括固定板一、压紧气缸一、压紧板一、推杆一、弹簧一、移动板和移动气缸;所述的过渡板固连在数控钻床的工作台上,过渡板上有槽孔四;所述的夹具装置二包括固定板二、压紧气缸二、压紧板二、推杆二和弹簧二;振动盘出口位于固定板一处,并且振动盘出口正对着槽孔一;过渡板的槽孔四一端正对着槽孔三,槽孔四另一端正对着槽孔六。能代替人工完成在数控钻床和数控攻丝机上循环取成品和放毛坯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尤其是一种接线端子钻攻自动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如图1所示的接线端子1就是众多接线端子中的一种,其上的螺纹孔2需要进行钻孔跟攻丝加工才能完成,在现有的生产技术中大多采用了人工操作,迫切需要自动上下料装置代替人工完成在钻床和攻丝机上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代替人工在数控钻床和数控攻丝机上循环取接线端子成品和放接线端子毛坯动作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本发明一种接线端子钻攻自动上下料装置是这样实现的:该一种接线端子钻攻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振动盘、夹具装置一、过渡板、夹具装置二和机架;所述的振动盘固连在机架上,振动盘上有振动盘出口;所述的夹具装置一包括固定板一、压紧气缸一、压紧板一、推杆一、弹簧一、移动板和移动气缸;所述的固定板一固连在数控钻床的工作台上,使毛坯对准钻头加工,固定板一上有槽孔一、槽孔二、槽孔三和加工缺口一,槽孔二连接槽孔一和槽孔三,加工缺口一位于槽孔三处,并且加工缺口一正对着槽孔二;所述的压紧气缸一固连在固定板一上,压紧气缸一移动杆与压紧板一固连;所述的压紧板一安置在固定板一的槽孔二处,并与固定板一形成一移动副;所述的推杆一安置在固定板一的加工缺口一处,并与固定板一形成一移动副;所述的弹簧一安置在推杆一上,一端顶着推杆一,另一端顶着固定板一;所述的移动气缸固连在固定板一上,移动气缸移动杆与移动板固连;所述的移动板安置在固定板一的槽孔三处,并与固定板一形成一移动副;所述的过渡板固连在数控钻床的工作台上,过渡板上有槽孔四;所述的夹具装置二包括固定板二、压紧气缸二、压紧板二、推杆二和弹簧二;所述的固定板二固连在数控攻丝机的工作台上,使毛坯对准攻丝刀加工,固定板二上有槽孔五、槽孔六和加工缺口二,槽孔五和加工缺口二都位于槽孔六处,并且加工缺口二正对着槽孔五;所述的压紧气缸二固连在固定板二上,压紧气缸二移动杆与压紧板二固连;所述的压紧板二安置在固定板二的槽孔五处,并与固定板二形成一移动副;所述的推杆二安置在固定板二的加工缺口二处,并与固定板二形成一移动副;所述的弹簧二安置在推杆二上,一端顶着推杆二,另一端顶着固定板二;振动盘出口位于固定板一处,并且振动盘出口正对着槽孔一;过渡板的槽孔四一端正对着槽孔三,槽孔四另一端正对着槽孔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代替人工完成在数控钻床和数控攻丝机上循环取成品和放毛坯动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加工对象接线端子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是本发明中的振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夹具装置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夹具装置一中固定板一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过渡板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的夹具装置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华勇,未经赵华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76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圈的转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绿色制造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