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柔性屏蔽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97559.5 | 申请日: | 2018-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3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腾;王晓明;马富花;张贵恩;吴点宇;许晓丽;马志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15/02;B32B37/10;B32B15/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制备 有机透明材料 金属丝网 柔性屏蔽 玻璃 抗冲击力 金属丝网材料 耐高温特性 易挥发物质 窗口部位 电磁兼容 电子设备 浮法玻璃 烘干处理 夹层玻璃 屏蔽玻璃 粘结性能 通过层 透光率 去除 压层 生产工艺 复合 | ||
本发明涉及夹层玻璃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耐高温柔性屏蔽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该玻璃包括两片有机透明材料和金属丝网,所述金属丝网通过层压复合在两片有机透明材料之间。本发明采用抗冲击力强的有机透明材料,并对金属丝网烘干处理去除金属丝网材料中的易挥发物质,提高产品的透光率和粘结性能,通过定位、压层等生产工艺制备耐高温柔性屏蔽玻璃,本发明所制备的屏蔽玻璃耐高温特性由70℃提升至85℃,抗冲击力是浮法玻璃的16倍,解决了电子设备电磁兼容窗口部位在85℃,恒温48h的耐高温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层玻璃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耐高温柔性屏蔽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夹丝网屏蔽玻璃通常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膜进行粘结复合,由于PVB胶膜在70℃时已经软化,因此,导致夹丝网屏蔽玻璃在环境温度超过70℃使用时出现大量气泡,从而限制了夹丝网屏蔽玻璃的使用范围。为了提高夹丝网屏蔽玻璃的使用范围,有机玻璃层压整体复合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
电子设备在满足电磁兼容要求的前提下,又提出了更加严酷的高温(85℃,恒温48h)和抗冲击性的要求。由于PVB材质的其软化点为70℃,传统的PVB夹层丝网屏蔽玻璃的耐高温极限为70℃;同时浮法玻璃具有脆性,易碎的缺点,抗冲击性差,因此耐高温和抗冲击性差成为屏蔽玻璃设计与制备的技术难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柔性屏蔽玻璃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耐高温有机透明材料的优选和层压整体复合技术工艺参数的优化,突破传统的PVB胶片粘结无机屏蔽玻璃耐85℃(恒温48h)环境温度差和易碎的技术瓶颈,解决了电子设备电磁兼容窗口部位在85℃,恒温48h的耐高温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耐高温柔性屏蔽玻璃,包括两片有机透明材料和金属丝网,所述金属丝网通过层压复合在两片有机透明材料之间。
所述有机透明材料为聚碳酸酯(PC)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复合(PMMA/PC)板中的一种,作为支撑基材。
所述有机透明材料厚度为0.5mm~2mm。
所述金属丝网材质为不锈钢、铜、银、铜镍合金、镍银合金、铜镍银合金中的一种。
所述金属丝网孔径为80目~250目,丝径为0.03mm~0.1mm。
一种耐高温柔性屏蔽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金属丝网在95℃~105℃的温度下烘干处理30min~60min,去除金属丝网材料中的易挥发物质,提高产品的透光率和粘结性能;
S2、将S1烘干的金属丝网置于两片有机透明材料中,按照有机透明材料、金属丝网、有机透明材料叠合在一起并对正;
S3、将S2中叠合在一起的金属丝网和有机透明材料焊接定位;
S4、将S3定位好的材料放入层压机进行层压制备耐高温柔性屏蔽玻璃。
所述S2中对正采用手工叠合方式或者借助双工位自动压合机设备叠合,手工叠合对正精度为±0.5mm,设备自带CCD定位,对正精度为±0.05mm。
所述S3中焊接定位借助恒温电焊台,将合片及对正后的材料的四角点焊固定,恒温电焊台工作为350℃,自动控温精度为±3℃。
所述层压机的工艺参数为:升温速率为2-3℃/min,整体层压复合温度为120℃-140℃,整体层压复合压力为7MPa-9MPa,保温保压时间为5min-15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75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